本报记者 韩雪
3月3日下午,郭卫民踏着红毯,步入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坐在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的座位,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阳春三月,我们如期相聚。”
“如期”,用新闻学的语言来说,是蕴含了变动的不变。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不少人包括外媒记者在内,谈到中国两会时,也都用到了“如期”两字。
两会如期,释放出一个坚定的信号:国内疫情已在掌握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顺利。
当许多国家都在期盼着疫苗,中国人已经实现了疫苗“自由”。近两个月,四款新冠疫苗在我国获批。
几天前,全国政协委员陈薇作为疫苗研发专家,接受了另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的采访——“我们人民群众可以选择打还是不打,打什么疫苗,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幸福的状态。”
陈薇委员的话,令人忍不住回想起:这个国家,是怎样保护了她的人民?
是那些在请战书上按下的红手印,是口罩印在面颊的痕迹,是防护服下被汗水浸透的脊背,还有偷偷写好又悄悄藏起的遗书……
是疫情之下,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水不停、电不断、供暖不凉、物资不缺,以及秩序不乱……
更是红色的党旗,绿色的军装,白色的战袍。
在很多国家陷入疫情带来的经济泥沼中时,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大关。
这亮丽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第一大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老百姓则用自己的行为对“统筹”二字进行了如下“表达”:活照干,班照上,日子还有新花样,不过是脸上多个口罩,手机多个绿码。
阳春三月,“两会时间”开启,代表委员从四面八方而来,如期参加会议。
会,是相会,需要聚到一块。他们中有医生、教师,有运动员、艺术家,有官员、企业家……一串串响亮的名字出现在报到名册上,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走动在驻地宾馆里。
议,是商议,得你来我往地讨论。驻地里,眼见到的“组合”往往是跨界别且跨界的:提着公文包的院士王辰,戴着礼帽的雕塑家吴为山,还有戴着口罩的文艺家边发吉,三人步履一致,边走边继续着没完的讨论。
两会每一项议程,人大通过的每一项法律和每一个报告,每一件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都阐述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尊严,标注着人民民主的进程。
在两会这一民主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期待、希冀或是呼声。这种多样的表达,或许是议案、提案,或许是发言、建议,其背后包含了各地各族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幸福的愿景。
年年召开的两会,今年又有更多不同。
今年的两会,任务重大——不仅要为未来一年,还要为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定下发展大计。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将在这个春天里,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今年的两会,使命特殊——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了百年风雨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迎百年大庆、担百年使命,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接续奋斗。
全国两会如期举行,是踏上新征程,向着既定目标迈进的新起点,是描绘新蓝图,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大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