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金诚
车行化屋村,公路像玉带在山间来回打弯,这个被称为“悬崖下的村寨”告别了出山要攀“手扒岩”的历史。近年来,化屋村在精准扶贫推动下,迎来跨越式发展。2017年,化屋村实现脱贫摘帽,这个昔日贫困发生率高达66.3%的少数民族村寨旧貌换新颜。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对苗族村民赵玉学寄语,祝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化屋村的变迁史,正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历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也是今年两会上各民主党派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夯实制度保障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仅意味着消除绝对贫困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民生,但尚未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在摆脱贫困之后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抓住关键环节。
在民进中央看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2020年后农村地区的致贫因素和贫困形态将出现新变化,扶贫战略思路、工作机制与制度体系需要做出新的调整,要对目前施行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进行梳理,分类做好政策统筹,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为此,民进中央向全国两会提交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案》,建议做好统筹推进的机制衔接,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将脱贫攻坚一整套有效机制办法与乡村振兴“打包配套”,探索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议事机制、统筹协调机制、项目推进机制、事项跟踪办理机制等。同时,借鉴脱贫攻坚较为成熟的评价机制,分类分地区制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评估标准和体系,科学评估衔接效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地方领导考核体系中。
民建中央在提交的《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中也建议,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各项制度衔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制定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细则及实施方案,战略谋划东西部扶贫协作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全方位加强乡村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能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民建中央在提案中还建议,做好政府治理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衔接,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者角色。
汇聚全社会力量
强化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社会各要素参与,其中人口要素是重要因素。
台盟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所带来的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建设、生态涵养保护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台盟中央认为,解决农村“人-地-房”关系的政策问题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头戏”。
据此,台盟中央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对农村资源有效利用的多种路径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和农民实际情况和需求。“我国农村几十万村庄的‘人’‘地’‘房’关系情况复杂,相关部门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的发展情况,针对困难和需求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向精准扶持乡村振兴靠拢,精准到一村一策,不搞简单地‘一刀切’,更好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实现上级的要求与农民的权益相互对应衔接。”
乡村振兴中劳动力和人才短缺问题同样受到农工党中央的关注。农工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方面仍存在产业发展与人才支撑融合度待提高、乡村振兴治理类人才培育机制待完善、乡村振兴创业类人才支撑待加强、乡村振兴农业实用类人才支撑待强化、乡村振兴保障类人才结构待优化等问题。
为此,农工党中央建议整合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构建产业与人才创新发展共同体,加强制度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规划;“引入与培育”并重,探索长效机制,分门别类培育人才,有的放矢“送引”结合,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建设,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聘体系,健全保险机制,实现职业整体待遇之间无差异化。
“人尽其才”方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民进中央提出,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培育、干部培训等政策制度,延伸推广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来,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多措并举加快三产融合
促进产业兴旺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文化、矿产等产业。要振兴乡村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
“应更大力度盘活土地要素。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允许将原有的农户腾退的宅基地及房屋设施等地上物,以多种形式留作集体资产,用于农村集体经济自主发展产业。”台盟中央建议,从实际出发对上述农村发展要与浅山区占用公共空间开发房地产、破坏生态景观文化环境划清界限,必须杜绝后者,但不应禁止前者;拆除违法建设,恢复农村集体土地的本来面貌和用途,还地于民、造福于民。
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主要动力来源。民进中央调研发现,自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要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文化振兴中。民进中央建议,对重点村落的老人开展口述史调查,形成村落文化基础数据库。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成熟的传统文化培育、保护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鼓励百花齐放的多元路径,在精神层面上激励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实践,鼓励乡村文化创新。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开发与保护不足。”在民革中央看来,“农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桥梁尚待建构,以政府为主体举办的庆丰收主场活动“农味”虽有、“土味”不足,当地群众参与度非常有限。
为此,民革中央建议搭建“智慧农遗”共享平台,增设农业文化遗产评审机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激发遗产地自觉保护“农遗”和振兴乡村的主动性。
致公党中央则表示,从文旅融合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看,目前还存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政策整合难,文旅融合项目对于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丰富发展模式,助推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加大民族文化特色乡村文旅融合,实现差异化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业态越来越多元化,乡村产业转型目标更趋于提质增效,农村金融供给就应更关注有效需求的特征,通过“微创新”和调整形成差异化服务。然而“三农”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
民建中央认为,作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农合联,应专注服务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为此,民建中央建议健全农合联组织机构,完善特色产业农合联服务功能;发挥农合联的优势和官办公益性的条件,参与或主导建设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统筹涉农资金资源项目,提升农合联“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