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专版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

当前,数字科技对社会治理赋能,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优化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巨大空间。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变革带来了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一是促进社会治理科学化。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使社会治理可以得到以前难以获得的海量、关联数据,有利于更多掌握实情,更好汇聚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是促进社会治理高效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获取大量实时数据,提高获取数据的便捷性,也提高了社会治理的决策效率。

三是促进公共服务精准化。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响应迟滞等问题,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精准性,为精细化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促进公共服务便捷化。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各地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比如杭州的“最多跑一次”、上海的“一网通办”等,提升了公共服务的便捷化程度。

但也要看到,数字化社会治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一是数据背后的算法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要进行有效的管控,并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二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风险防控措施,很容易出现数据泄露和使用不当。三是网络环境下的放大效应,网络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处理不当,小问题就会掀起舆论的大漩涡。

数字化时代,怎样推进并完善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既要发挥数字技术的科技支撑作用,也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数字化社会治理更加有序。为此,要加强数字化时代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加强法治化基础上的数据共享,加强政府监管与平台自律相结合,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风险防控。

数字化时代应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也要看到,有些社会问题不是单靠数字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因此,在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通过民主决策、平等协商、多方沟通来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只有把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更好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1-03-05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43.html 1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 2,5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