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犇向新征程·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程静:

打造科技产业化的“造血机”

本报讯(记者 孙琳)作为一位长期深耕于科技企业一线的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一直关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话题。

今年两会,她带来的一份提案中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通过共建“科技公共中试服务平台”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程静表示,中试服务平台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是实践技术、工艺的商业化必经过程,也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技术经济重要抓手;是鉴定和评价科技成果知识价值的最好手段;是技术换资本的前提,中试服务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技产业化的“造血机”。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服务模式、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机制、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仍缺乏科技公共中试服务平台。程静认为,这成为了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化率低下的重要瓶颈之一,尤其是构建社会资源整合的城市内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尤为重要。

为此,程静提出,通过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将中试标准化作为全国科技创新城市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试平台构建新型科技创新本地落地新模式,从而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程静的具体建议是,首先支持中试服务平台列为各城市重点实验室,全面参与前沿技术的工程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站式中试服务平台,加速技术市场化。同时,可制定国家中试服务平台建设标准,鼓励省会城市联合专业的中试团队,共建围绕核心产业构建中试服务生态平台,开放共享公益,形成技术服务省内循环,加速本地产业转化落地,同时通过平台对接全国技术化应用,加速转化落地速度,助力本地传统产业快速提升。

2021-03-05 孙琳 全国政协委员程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61.html 1 打造科技产业化的“造血机” 2,56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