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危化品运输安全保障特刊

保障危化品运输安全 要“多管齐下”

陕汽车辆配戴标志灯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出台《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有关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明确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从总体管理、技术管理、操作管理三个层面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安全包保。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产值已占世界化工总产值的40%,居世界第一位。危化品物流庞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危化品生产、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近年来,危化品处置不当导致的事故屡有发生。

如何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化品管理尤其是运输方面,如何加强监管、降低隐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危化品运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仲宝接受笔者专访时指出——

笔者:我国是石油与化工产品消费大国,危化品物流需求旺盛。当前我国危化品运输业状况如何?

郑仲宝: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危化品运输总量不断攀高,2020年中国公路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为4723亿元,铁路危化品市场规模为2362亿元,水路危化品市场规模为1476亿元,航空危化品市场规模为517亿元,管道危化品市场规模为1882亿元。

由于产销分离、生产区域分布不均衡等原因,95%以上的危险品都需要异地运输,我国已成为危化品的运输大国。

根据行业统计,全国化学品的生产使用经营企业有20多万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有1.3万家,从业人员达150万之多,行业的运行车辆挂车加牵引车有50多万辆,动力的运营车辆(牵引车)有37万辆。相关法规要求,一家危化品运输公司最低不能少于5辆车,实际的平均数量是每家企业有50多辆车。

从行业整体来看,规模集约化程度还是不够高。

笔者:近年来我国在完善道路运输安全保障政策体系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郑仲宝:为全面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危化品运输安全水平,交通运输部于2018年成立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专家组,于2018年12月1日编制发布实施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标准》等法规标准。

2020年1月1日,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同时,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危化品运输系统性、区域性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强化危化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坚决遏制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笔者:当前,危化品运输领域存在不少隐患,近年来亦有多次事故被媒体报道。当前危化品运输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郑仲宝:物流企业和运输企业是为上游化工生产经营企业服务的,没有运营资质或不合格的企业禁止开展危险品运输,在全世界这都是基本原则和常识。从总体上来看,化工企业知法守法,但是也有一部分化工生产企业,作为源头的生产单位,受低价诱惑,选择一些没有相关资质或者安全水平较低的企业进行运输,这样就把风险传递到了运输环节。近年来的一些事故,原因出在这方面,比如用普通车辆运输危险品,导致发生较大事故。

装卸这个环节,是企业生产和运输环节交叉的地方。装卸既是我们危化品生产的重点,又是运输的起点。这个环节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操作不规范、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质等,导致事故发生。

运输相关法规明确提出,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挂靠经营。下一步要往集约化方面迈进。同时,我国建立了危险货物运单制度,实现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管控。自2020年1月1日起,车辆全面实行运单制度。自2021年1月1日起,实现全国电子运单联网。也就是说,在装货环节和道路运输期间,交通执法人员都可以通过扫码来查验全国的运单。

在运输装备管理方面,尤其是常压罐车,近年来我们明确了检验相关规定,毕竟由国家认可的、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下一步,将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交通运输部门配合,发布统一的罐体检测机构和检验规则。

运输环节的安全掌握在驾驶员和其他操作人员的手中。我们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再教育,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对承运人、托运人、装货人,都应建立相应的人员岗前培训和考试制度。

目前,各地危化品的车辆通行政策不统一。例如,有的地方规定限行时间是22点到6点,有的地方规定是0点到6点,也有的地方规定是19点到7点。我们认为,应该统一车辆通行管理政策。据我们初步统计,现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已经统一到0点到6点限行,还有一部分省份没有实现同步。近期,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正在开展相关的联合调研,将进一步协调、督促全国的限行措施落实到位。

应该实施小件危险品豁免管理。我们对有限数量和例外数量的危险货物实行豁免,比如说常见的白酒、油漆、消毒液、杀虫剂等,它们虽然属于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但是危险性相对较低,如果我们采取相应的包装控制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就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运输过程的风险。

此外,还应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危险货物运输监管涉及6个部门,在这6个部门里,我们建立了相应的协作机制,包括进一步明确执法的协作机制和违法行为的移交机制。

笔者:要解决当前道路运输安全保障问题,当务之急应该从哪些方向突破?

郑仲宝: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开展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集中治理。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全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方案》和相关要求,进行危化品道路运输集中整治。核心是严把企业资质资格,尤其要清理企业挂靠,同时对运输过程、车辆的技术要求方面,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安全、合格的装备产品准入。避免车辆尤其是罐车一撞就漏、一漏就着、一着就爆,这些方面我们要从源头上治理。

其次,要修订相关法规、标准。

再次,要建立企业从业人员和执法监管人员培训和监督检查制度。

此外,进一步加强现行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例如车辆标志灯,目前尚未跟国际接轨。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标13392现在正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我们修改的目的就是让标志牌跟欧洲接轨,这样更灵活,实用性也更强;又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617,因为欧洲的标准是两年修订一次,更新很快,我们的这个标准也要同步跟上;另外,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进中国加入危险货物国际道路运输公约(ADR)。

笔者:如何引导高科技企业在解决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郑仲宝:如何有效保障危化品运输安全,这对于每一个物流企业来说都是头疼的问题。危化品运输安全的保障极有挑战性,需要技术装备支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巨大的灾难,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危化品物流作为高产值的行业,运输的风险也大,在技术装备的选型上质量要求极高,市场需求也很大。当前市场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应整顿危化品运输车辆市场管理秩序,彻底遏制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场所及各种车辆进入配置不符合标准的火灾防火产品,建议政府、保险公司、运输企业和车辆持有人联合承担责任,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安装安防监控系统,建议采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文/欧朝龙)

2021-03-05 欧朝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68.html 1 保障危化品运输安全 要“多管齐下” 2,5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