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危化品运输安全保障特刊

危化品安全保障的“两会之声”

危化品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就此话题纷纷建言献策,有不少精彩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春生:

建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监控危化品运输。

有了信息共享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危化品运输信息全面共享,包括供应方、运输方、接受方概况和审批手续文件;每趟运输的危化品种类、性质、数量、注意事项和处置预案;车辆登记型号、保养、检测和维护情况等。通过信息共享,可使各级监管部门全面掌握危化品运输信息,为实现全过程管理奠定基础。

同时,还可以通过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危化品运输路线、车速、临时停车等过程进行全面掌控,实现道路、天气突发状况时的短信提醒和线路优化,实现对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的实时监管,实现车辆路线偏离的报警提醒等。还能实现危化品运输人员追溯管理、危化品运输事故及时处置,降低事故发生的损失和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

建议司法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加强相关文件法制审查及立改废释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行政执法机关等有关部门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切实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通过日常检查、接收举报、专项检查等形式,认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及时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另外,建议财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应急管理部将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纳入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并适时扩大资金规模和增加导向性项目合作银行数量。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搬迁改造产业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构建危化品安全管控体系和推进危化品安全管理现代化建设,要加快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不确定与开放环境下人机交互的化学品动态风险智能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并将其应用到危化品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环节。通过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功能,让风险评估与决策变得更加科学、更加精准。

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能力现代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要建立危化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智能感知与集成平台。研发高可用、高可靠、高灵敏的智能感知材料和器件,以及基于边缘计算的危化品特性智能传感与监测关键技术,建成危化品安全物流和物化信息智能感知与信息集成平台,方便、快速、及时、高效地收集相关数据。

开展异常状态识别与传播分析等研究,研发基于动静态数据的安全异常模式动态识别技术,以及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的安全风险因果逻辑推理与分析技术。

开展复杂环境下常见事故情景的动态演变分析,提出风险分级,管控资源分级与监管责任分级标准。

建议设置危化品安全管理专业。

应设置危化品安全管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跨学科培养,在现有安全工程、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增设危化品安全管理、法律等课程。

可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危化品安全管理相关专业的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危化品安全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

可依托高校建立在职人员定期培训机制,组织危化品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在有危化品安全管理培训资质的高校接受在职培训,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

国家危险化学品管控和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危化品的监管、事故预警、知识培训和事故应急演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指导、事故原因分析等功能。

信息系统建设要坚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要覆盖全国,形成县、市、省(直辖市)、中央的一体化危化品管理体系;要覆盖全过程,对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废弃处置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要覆盖所有单位,覆盖危化品全节点和应急处理危化品事故的所有企业和单位。

信息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从国家管控危化品的总体要求出发,统一系统规划、统一系统设计、统一确定系统架构与技术路线,形成全国统一的危化品编码体系(包括品种编码、企业单位编码等),全国采取统一架构标准与模板标准。

此外,要统一管理、权责分明。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及运维,进行统一管理,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权利与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履行职权,相互协调配合。同时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危化品事故,确保将事故危害降至最小。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

建议进一步限行危化品运输车辆,对运输路段、运输时间、运输载量进行严格限制,逐步禁止公路运输。

建议提高危化品储运行业的准入门槛,对危化品储运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严格把关企业准入管理和运输工具准入管理,完善企业的从业资质和信用评价体系。

建议对危化品行业进行综合整治,要求危化品企业必须远离居民生活区,进入专门的化工园区,对已建成的危化品企业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距离规定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依法停产停业或者向工业园区搬迁。

(文/欧朝龙)

2021-03-05 欧朝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73.html 1 危化品安全保障的“两会之声” 2,5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