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危化品运输安全保障特刊

以“检”促“安”

上海为危运车辆保驾护航

上海检测站

“更换了全新的火花熄灭器(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和导静电拖地带(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后,又可以放心上路了。”春节前,42岁的槽罐车司机王文海开着车在上海机动车检测站通过了专门的安全检测。王文海家住上海,以运输为生,他常年奔波在路上,运输的又是危险品,“这份工作收入还不错,但家人只盼我平安。安全措施马虎不得,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别人。”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总体向好,但在一些领域尤其是危运车辆运输领域,屡有事故见诸媒体报端,安全生产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危运车辆安全问题,上海市将危运车辆安全检测工作作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引入专业检测设备、专业检测技术,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测作为车辆合法运营准入的必要条件,同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守住交通运输安全的防线。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工具助力安全保障将成为未来趋势,检测工作的移动化、便捷化也在逐步实现。上海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从源头进行管理

据相关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约有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1.3万家,运输车辆超30万辆。危运车辆的安全措施如果不到位,就会成为公路上的“不定时炸弹”,危害公共安全。上海市2015年的数据显示,该市共有5500辆危化品运输车辆,这还不包括在沪运行的外省市车辆。

紧邻上海的江苏、浙江是我国危化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大省。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该市危险货物年运输量规模约占江苏省的1/5,全市共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业户176家、运输车辆6404辆,其中罐车1534辆。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仅浙江省高速公路分别发生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312起、736起,事故增长幅度高达75%。

业内人士指出,危运车辆事故原因涉及多方面,其安全防护措施目前存在隐患。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专门用于运送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安装符合GB13365规定的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机动车尾部应安装接地端导体截面积大于或等于100mm2的导静电橡胶拖地带,且拖地带接地端无论空、满载应始终接地。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标志应符合GB13392的规定。以上述3类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上一些商家看到此类产品用量大、有利润空间等优势,在不了解该种类产品的原理、设计、性能,自身不具备检验以及对产品质量控制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拆解仿制或购买市场有证成品等方式送到各检验机构获取合格的检验报告,某些生产厂家甚至对产品的适用范围、用途、注意事项、应用原理等问题一知半解,以假乱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现象尤为突出,风险隐患如同炸弹,一触即发,后果不堪设想。

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俗称火花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是装置在机动车排气管上的降温装置,将机动车废气进行冷却,通过熄灭废气内夹带的火花减少甚至消除火星排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消除火灾隐患。这个小小的装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一旦因产品质量不过关、过期等原因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危运车辆的司机如同游走于钢丝之上,身处巨大风险之中。

加强检测,淘汰不合格产品

说起上海的“以检促安”模式,还要追溯到2010年。

这一年,上海市举办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第41届世界博览会(EXPO 2010)于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而与和谐共生的安全,无疑成了上海世博会的焦点。上海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协会指定拥有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国庆庆典群众游行彩车火灾防护经验的青岛利发科工贸有限公司参与上海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防保障任务,“明文利发”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作为上海世博会指定产品。

此后,上海市以机动车检测站为中心,对危化品运输车进行“三项”检测(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电源开关),以检测的结果来判定机动车的合法性运营,并定期定时将各机动车已过期产品更换,保证危运品车辆所配备的安全防护产品有效、合格。

同时,以各危运企业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宣贯引导、增强认知等方式,将配置不符合有关标准的产品所带来的危害警示告知,推广合格有保障产品。

此外,以危化品作业场所为重点监控对象,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技助力生产安全执法

2010年至2020年间,上海市的危运车辆检测逐步完善,为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助力。

2021年,上海市启动了新一代的危运车辆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同样采购自大映谷,通过综合利用电子标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执法+专家”模式,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及早预警防范。

大映谷董事长王明文介绍,为了推进检测设备在安全防护体系中顺利应用,公司派出技术人员赴上海无偿为执法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据了解,目前上海市有3个专门的危运车辆检测站,每站每年可检测1000辆以上危运车辆。

科技的应用将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危化品道路运输属于多头管理,涉及安监、交通、公安、卫生、消防、环保等部门,容易出现监管重复、错位、盲区等问题,由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监管效率和效果也受到影响。业内人士指出:“破解监管难题的有效手段是‘互联网+’,未来,危化品监管将朝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欧朝龙)

2021-03-05 欧朝龙 上海为危运车辆保驾护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75.html 1 以“检”促“安” 2,57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