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服务大局展现担当 履职为民不负众望

——2020年江苏省政协工作综述

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主题举行政企协商座谈会

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举行专题网络议政会

举行全省政协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理论研讨会

在“政协书房”举行委员读书分享会

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五一社区开展“有事好商量”线上线下协商议事活动

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蝶梦社区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调研时,赋予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的重大使命。这为江苏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做好政协工作增添了强大动力。

逆拨时针,将过去一年的时光徐徐展开。可以看到,江苏省政协在全国政协有力指导和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勠力同心共战“疫”、建言献策促发展、履职为民谱新篇,在特殊年份展现了特殊作为,开创了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极不寻常的2020年,见证的是江苏省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硕果累累的履职画卷。

强化理论武装 以党的领导引领方向

27次党组专题学习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学习”成为年度热词;中共江苏省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省委常委会多次听取政协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以政协党建工作的新成效,有力推动政协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年来,省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政协工作方向正确、步履坚定。

学得入脑入心,以新思想定向领航。江苏省政协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季度座谈交流学、委员读书深入学、政协讲坛重点学等相配套的学习制度机制,全年共举行27次党组专题学习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6期江苏政协讲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季度学习座谈5个小组共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次。通过机制化长效化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学有浓浓书香,以新思想筑牢根基。在江苏省政协机关,有一处安静的天地。这里,就是拥有数千册实体书和32万册电子书的“政协书房”。2020年6月28日,书房迎来了省政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季度学习座谈第1小组的学习会。江苏省政协主席黄莉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按照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提出的‘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政协’要求,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持之以恒读书学习保持思想定力、滋养浩然之气、激发进取活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好人民政协制度、发展好人民政协事业、推进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能力本领,更好彰显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

学在线上云端,以新思想寻策问道。在江苏省政协的掌上履职App首页,凸显在C位的一个栏目就是“在线学习”。一年来,通过“在线学习”栏目,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和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等,多次开展网上专题学习活动,委员们在PC端、App端查阅专题学习相关文档、视频资料、在线提交学习心得;11个委员专题读书群,有1050人次发表读书心得2194条;举行委员读书分享会,把读书成果转化为真学真用、笃信笃行的政治自觉,履职尽责、推动工作的源头活水,书卷常开、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至见行见效,以新思想激发力量。只有学懂弄通新思想,才能让科学理论激发奋进力量。江苏高校众多,省政协发挥这一优势,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召开“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理论研讨会,组织开展12项重点理论课题研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学习重点,分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学习研讨,更加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学出了坚定信仰、学出了履职为民、学出了使命担当。

围绕中心大局 助力“双胜利”彰显担当

心怀大局,方会下好“先手棋”;广泛聚力,才能打赢“攻坚战”。全年开展重点协商议政活动17次,报送建议案、调研报告等47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领导作出批示54次,全省各级政协委员抗疫期间累计捐资捐物7.2亿元——江苏省政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为助力“双胜利”贡献政协智慧力量、展现委员硬核担当。

2020年11月26日,初冬的南京细雨蒙蒙,25名“金陵铁骑”组成伴护方阵,护送全省抗疫功臣走向荣光。

嘉宾车内,江苏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心潮澎湃。2020年2月,她率队抵达武汉当天,不到2个小时61张危重症患者床位全部收满。患者杨亚农治愈出院时把救命恩人的名字写在了纸条上。8个月后,杨亚农带着这个纸条还有热干面,千里迢迢来到南京向医护人员当面致谢时的拥抱和热泪仿佛还在眼前。

刘云,只是奋战在抗击疫情战线上众多江苏省政协委员中的一员。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江苏省政协常委周海江带领红豆集团第一时间突击转产,迅速将服装生产线改造为防护服、隔离衣、口罩生产线,及时向武汉一线提供隔离衣共计65万件,向“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柬埔寨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只口罩。2020年9月8日,他与刘云一起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这样的名单,还有许多。

2020年3月14日,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弘阳广场内,一个女孩拿着刚刚买的玩具开心地笑着。跟以往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当时顾客比以往少了许多,江苏省政协常委、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对前来调研复工复市的江苏省政协主席黄莉新表示:“我一定会与商户携手共渡难关!”5个月后,他作为企业家代表与省长面对面说出了这个心声。

曾焕沙并非独行。在江苏省政协举办的这场政企协商座谈会上,23位来自各个行业的企业家,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主题,与省长吴政隆面对面交流,16家部门负责人到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并积极互动交流。

疫情防控中的“苏大强”固然让人难忘,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迸发的强大势能,更是一份让人欣喜的出色答卷。在努力奔跑的“江苏班”中,助力发展的“政协人”也在奋笔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南通市政协委员张卫至今难忘,2020年11月12日下午在江边步道散步时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听到总书记用‘沧桑巨变’来形容长江的变化,我们都深深地认同。生活在这里,感到好幸福。”那天,张卫站在总书记对面“激动得一个劲鼓掌,笑得嘴巴都没合拢过”。从“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到如今住进临江家园、开窗可见长江美景,张卫与长江共同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长江同样见证的,还有江苏省政协委员们的履职脚步。一年来,江苏省政协组织委员赴沿江8市开展“长江大保护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民主监督,联合沪浙皖政协开展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民主监督,组织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调研。牵头提交“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案,全国政协将其确定为重点提案并在江苏召开调研督办会。

脚步镌刻担当,力量汇集征程。江苏省政协坚持在全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紧扣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中积极履职。一次次调研、一场场座谈、一条条建议,共同勾勒出的是亮眼的“政协答卷”。

——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28条意见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围绕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提出八个方面39条意见建议,在省委规划《建议》中得到充分体现。

——以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机制、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议题,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多条对策建议转化为职能部门的工作举措。

——聚焦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动江苏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议题召开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助推相关问题解决。

广泛凝聚共识 画好同心圆汇聚合力

2020年5月12日,夜深了,江苏省政协“掌上履职”App的讨论区却依然“人声鼎沸”,省政协委员正在围绕“如何在履职中更好凝聚共识”展开热烈讨论。“面向社会,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好,是凝聚共识;在协商中,解开界别群众的‘思想疙瘩’,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也是凝聚共识。”“组织协商议政活动时,鼓励党政部门负责同志与委员互动交流,提高政策共识度;组织调研时,鼓励委员深入界别群众,为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力量;政协委员不仅要‘会听’,还要‘会讲’,做到真理越辩越明,共识越议越多”——上百条留言的观点碰撞,在凝聚共识中更添奋进动力。观滴水可知沧海。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落实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等制度,建立各民主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情况交流机制,引导委员们进一步增进“四个认同”——这只是省政协广泛凝聚共识的“一滴水”。

引领思想明共识。一年来,江苏省政协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更好发挥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作用,坚决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2020年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江苏省政协出台《关于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健全凝聚共识机制、丰富凝聚共识内涵、拓展凝聚共识载体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聚同化异增共识。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在建言成果、思想收获上一体设计、一体落实,围绕会议主题、委员关切的重点问题充分沟通协商,使协商过程成为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的过程,切实把党的主张及时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深入开展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和联系群众“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开展8次党外委员专题视察,举办12期委员讲堂,以“学习新思想、助力再出发、展现新作为”为主题组织委员中的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观考察,办好江苏政协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江苏政协》杂志,积极面向社会传播共识。推动省市县一体化建设智慧政协,远程协商覆盖所有设区市,一些委员和基层群众在一线通过视频连线参与省政协协商议政,在“面对面”“键对键”协商中绘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团结联谊汇共识。组织部分港澳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赴省外学习考察,引导港澳委员坚决拥护香港国安法。加强与台湾岛内有关人士交流交往,坚决反对“台独”。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在促进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等方面作用,为江苏在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汇聚人心、汇聚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 “有事好商量”双向发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江苏省政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通过出台专门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现场观摩、强化典型引路等,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做出特色、做成品牌,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变成江苏大地的生动实践。全国政协印发工作简报给予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两个月内三次专门批示予以鼓励。

搭建“好商量”平台,着力把协商送到群众家门口。坚持融入、开放、共享,在不增加基层负担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送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协商议事室19167个,其中乡镇(街道)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覆盖率75%,省级以上园区覆盖率98%,部分设区市政协实现界别全覆盖。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协商议事室共开展活动4.75万场次,累计77.03万人次参与,其中各级政协委员6.79万人次,助推解决5.29万个老百姓身边的民生问题,有效发挥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的作用,取得了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的明显成效。

健全“真商量”机制,努力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出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规则》,从组织体系、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频次等方面对协商议事作出规范。采取党政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网格筛题等方式,选择切口小、针对性强、关联度大的议题,报同级党组织审定后实施;坚持不调研不协商,严格按照审定的议题、规定的协商主体和程序开展协商;建立协商议事成果整理、报送、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推动协商议事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民生实事项目、改进社会治理和广泛凝聚共识等方面的内容。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在村庄“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中,出现阻挠施工的情况,委员们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中,通过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与村民代表召开专题协商会,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彰显“会商量”优势,提升协商议事工作质效。发挥政协协商机制健全、协商形式多样、人才智力密集优势,邀请住当地全国、省、市政协委员参加协商议事活动,县(市、区)政协也将委员全部编入协商议事室,推动基层协商以“协”成事、以“商”求同、以“专”提质。2020年9月,在全省政协系统联动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省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全部深入基层、下到一线,参加并指导基层协商议事活动;各级各类协商议事室围绕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精准选题、深入议题、积极破题,持续打响“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无锡市梁溪区迎龙桥街道辖内 12个“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针对老城区环境最差、最难改造的棚户区改造工作,随时为有需求的征收对象、征收部门提供协商服务,该地块294号家庭最终形成共识。

积极探索创新 干出新样子树好形象

新时代对政协工作提出新挑战,必须不断开拓创新。“首次”“第一”“升级”“前列”“开创”——2020年,江苏省政协围绕这些关键词,持续创新工作,脚踏实地干出新样子、树好形象、展现新风采。

首次召开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改进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和制度建设的意见》,并制定分工落实方案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推动专委会更好“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首次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举办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广集良策。

首次开展省政协党组成员点评党员常委年度履职情况工作,出台《关于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组织委员自主调研,不断激发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

首次开展立法协商,围绕制定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在夯实信用基础、创新信用监管、丰富信用产品、打造信用品牌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首次举办委员网上培训班。特殊形势下的特别学习培训方式,让委员们在不聚集、不见面的情况下,共同参与培训课程的学习、发言、讨论,各抒己见,谈感想和体会。“内容充实又深刻,培训方式新颖又便捷”,700多份微心得是对委员们丰硕收获的最好见证。

2020年,江苏省政协向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报送社情民意信息834期和109期,信息工作位居省级政协前列。

升级“智慧政协”系统,打造全国一流云平台,融学习宣传、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委员履职管理功能于一体,积极开展“指尖上的协商民主”,用信息化赋能政协履职,大大提高政协工作效能,有效提升政协履职水平。

制定修订《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大会发言工作规则》《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等制度文件28个,为高质量履职提供制度机制支撑。

深化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大力弘扬崇德向善、艰苦奋斗、严格自律作风和高度负责、认真顶真、吃苦耐劳精神,深化落实“三项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激励考核机制,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机关干部队伍,展现了新时代政协机关新样子。

加强对市县政协工作指导,推动市县政协工作纳入党的建设考核,召开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市县政协主席、秘书长培训班,推动市县政协解决“两个薄弱”问题,密切省市县三级政协工作协同。全省政协系统服务大局的担当意识越来越强,工作创新力度越来越大,委员履职热情越来越高,机关干部作风越来越实,履职成效越来越好,政协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开拓了新局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亮眼的“政协答卷”离不开接续前行。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省政协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全国政协有力指导和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服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履职尽责,为“十四五”开好局、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起好步贡献更多智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刘影)

2021-03-08 刘影 ——2020年江苏省政协工作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39.html 1 服务大局展现担当 履职为民不负众望 2,8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