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广告

千年盐都华丽转身 绽放新时代风采

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材料产业发展——大西洋焊接产业园竣工投产

西部陆海新通道 叶卫东 摄

俯瞰美丽新自贡

【自贡名片】

自贡,坐落于中国西南、成渝腹心,既是四川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的重要节点,两千年盐业文明造就了这片“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

深厚的人文底蕴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美食之府”四张名片熠熠生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全国文明城市”等“国字号”招牌让自贡青春焕发,活力奔涌。

从重庆起飞,一架火神V1.0型固定翼飞机从重庆永川大安通用机场飞越巴山蜀水,降落在自贡市凤鸣通用机场,全长146公里的川渝低空通道将重庆、自贡两市之间的距离缩短为40分钟,自贡融入成渝畅之又畅、快之又快。

从自贡开拔,东出长江、北向欧洲、南下大洋,“自贡造”产品洞穿疫情阴霾供应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逆势上扬,2020年全市对外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2%。

从历史起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所有贫困村全部摘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328万盐都儿女接续绘制新蓝图,吹响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贡新征程的号角。

走过万水千山,乘风破浪;起步“十四五”,征途漫漫。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自贡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路径,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系统实施“1743”战略举措,在奋力推动再造产业自贡、重铸盐都辉煌新征程中华丽转型、绽放新时代风采。

沉着应对“大战大考” 以非常之举书写非凡答卷

“确保3月底前投运。”2021年1月22日,中国化工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内,凯盛(自贡)太阳能材料项目一期工程进入扫尾阶段。落户自贡的中国化工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以能源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将形成“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为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迈出坚实步伐。

就在前一天,自贡经济年度数据发布: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58.44亿元,比上年增长3.9%。从一季度下降3.6%,到全年增长3.9%,自贡经济实现V型反转。从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到经济大盘持续回升、稳步向好,实属不易。

2020年以来,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年初突遇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年中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加之艰巨繁重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任务,自贡谋定后动、多线作战,迅速创新开启一系列应对非常之举:1月18日晚部署疫情防控和物资准备,迅速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班、构建体系,1月21日就部署实施疫情防控“十大行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建立511个临时党组织,选派617名青年(党员)突击队员和839名第一书记充实到抗疫一线,让党旗始终飘扬在大战大考最前线,1月31日至今无新增确诊病例;2月3日春节假期一结束,就陆续安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2月7日系统部署稳增长“十大任务”,明确了“稳一强二保三”工作思路,及时出台支持复工复产、缓解企业困难等特殊政策,全市上下奋力拼搏,誓把“耽误的春光抢回来”。

4月30日晚,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重启暨中华彩灯大世界恢复开园,成为全省全国复工复产标志性活动。这场以全民抗疫为主题的灯会让巴蜀大地的夜晚再度璀璨,恰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隐喻:沉着应对“大战大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危中寻机、机中求变、变中谋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步向前。

不仅稳、还有准。自贡坚持立足当前补短板、打基础,又着眼长远谋思路、强优势,提出深入实施“抓项目投资、抓园区建设、抓招商引资;重谋划、重争取、重落地、重环境”的“三抓联动”“四重并举”工作举措,行至年底,收官答卷不负众望:GDP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4381平方公里的自贡生机盎然。

推动“再造产业自贡”

走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路

“三线建设”中成长起来的老工业城市,靠什么破转型之困、解发展之急?自贡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推动产城关系、城市功能、开放格局、动力机制、人文环境再造,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川渝唯一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等“金字招牌”效应,在竞相发展中走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路。

做优特色产业。自贡灯会先后在70多个国家(地区)500多座大中城市展出,彩灯年产值达50亿元。实施“环球灯会”计划,开展“华灯耀丝路”,闪耀德国汉堡G20峰会,走进上海“66”夜生活节日,点亮第三届中国进博会,并全力推动彩灯进家庭、彩灯AI设计等,“彩灯+”“+彩灯”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春节,成功举办第27届国际恐龙灯会“云观灯”及线下观灯,吸引央视多个频道聚焦,有力推动经济加快复苏。

做强优势产业。自贡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放“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和先进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电子信息、能源化工、新型建材、灯饰照明等多个百亿级产业,实现了从“自贡制造”到“自贡智造”、从“凿井采盐”到“造翼飞天”精彩嬗变。

做大物流产业。围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全力推动西南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和产业集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宗农产品集散地、东盟国际农产品西南冷链物流中心、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心,成功创建川渝唯一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西南唯一的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自贡高新区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建成区突破10平方公里,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数量全省第二。

向创新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人才要支撑力。自贡出台系列措施,三箭齐发,汇聚起推动“再造产业自贡”的活力源泉。2020年成绩单上数字亮眼: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较上年增长5.6%、4.8%、2.4%,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路越走越宽。

抢抓成渝战略机遇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融入新格局

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创新突围,这既是2020年自贡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针。

以强烈的机遇意识,拓展发展新空间——自贡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重大发展机遇,明确“1743”战略举措,形成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的融入成渝战略的“自贡方案”,“双城记”越唱越响。

“双城记”,速度是关键词,毗邻是突破口。早在去年2月7日,自贡市委就作出部署,由市领导领题开展18个重点课题调研,组建“双圈办”和七个专项工作组,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争分夺秒谋划研究重点任务和方向路径,一年来,与成都、重庆和川南渝西城市签署合作协议68个,倡议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协同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

对接成渝双核。自贡积极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依托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加强与成都青白江铁路港、重庆果园港等协同发展,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主动融入成渝产业体系,承接成渝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借势借力推动产业转型突破,“找切口”“寻对子”“谋合作”,自贡与成渝双核越走越近。

破局区域协同。自贡牢固梳理“一盘棋”思想,围绕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川南经济区“六个一体化”要求,协同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着力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实现两地社保、医保、公交“一卡通”。

扩大“朋友圈”。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坚定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部署,积极推进自贸协同先行区建设,持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合作,大开放的自贡展现出无限生机活力。

去年11月,在中央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自贡元素”得到充分体现,赋予自贡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的新使命、新作为,自贡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有效的思路举措抓好落实,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中体现自贡担当。

践行新发展理念

在建设“四个城市”中开启新征程

回头看,来路步履铿锵。

2020年是自贡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形势,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使命,面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自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朝前望,征途光辉灿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自贡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遵循省委“24字”工作思路,深入实施项目三年攻坚、开放发展与营商环境提升年“两项行动”,谋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基层治理,着力补齐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短板,加快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现代产业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城乡一体繁荣幸福城市,奋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让老工业城市焕发出青春活力和时代风采,为新时代治蜀兴川贡献自贡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自贡,正大步走向未来!

2021-03-0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63.html 1 千年盐都华丽转身 绽放新时代风采 2,8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