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犇向新征程·委员报道

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3月7日,北京,晴,星期日

早晨7点45分出发去人民大会堂。带了几本新书《使命与担当: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2019年履职实录》送给朋友。一路上,牛汝极委员给我看快手和抖音上关于我两会观点的短视频,这种形式的传播的确快捷方便直抵人心,但也容易被“标题党”用来抓眼球。

几天灰蒙蒙的阴霾天气,终于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心情也格外舒畅。到了大会堂,许多委员用手机拍照留下了这美好的一刻。

上午9点参加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主持会议。

每年的大会发言,都是两会的重头戏。发言人既要考虑到党派界别,又要考虑到内容领域,还要兼顾到不同地区。两千多位委员只有20多人有机会发言,可谓百里挑一,特别让人期待。

刘家强委员代表民革中央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携手奋进再谱新篇》为题首先发言。他提出,各民主党派始终不忘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初心,始终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今后也将继续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协助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谢伏瞻委员在发言中就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建议,希望“十四五”期间要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推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苗圩委员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言。作为工信部原部长,他对我国制造业的家底非常清楚。他特别建议,深入实施教育“强基计划”,培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人才;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让从业人员有出路、有奔头;把握难得的机遇和时间窗口,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和华人科学家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

秦博勇委员代表民建中央的发言中,提出要推进供给来源多元化,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形态,提高产业链开放性、安全性和可控性。张连起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的发言中,建议保持财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陈薇委员在发言中提到了他们团队获得的几个“第一”,让委员们为之骄傲和振奋。她特别建议,加大对长期坐“冷板凳”从事科研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大家心无旁骛地专注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黄建盛委员以《加大重农抓粮力度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题发言,建议加大对乱占耕地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力度,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马永生委员就解决我国能源结构存在的隐患、分布的不合理和对外的严重依赖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韦震玲委员用自己家乡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个小村寨的沧桑巨变,讲述了脱贫攻坚创造的奇迹。刘家成委员以《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扬社会正气》为题发言,呼吁作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深入到群众之中体会生活的冷暖,体悟生活的本质,和群众产生共情,创作出真正激荡人心的作品。

吴国华委员代表台盟中央的发言提出,家国情怀是深刻影响、有力维系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纽带,也是团结两岸中华儿女共同实现祖国统一伟大目标的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应该以史育人,培育新时代两岸青年共同的家国情怀。

吴良好委员在发言中多次赢得掌声。他用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强调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一上午的发言,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内容丰富。我印象最深的是四个字:“共同富裕”。因为,这不仅仅是“十四五”到2035年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足,这是中华儿女的中国梦。

(作者朱永新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2021-03-08 朱永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65.html 1 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2,8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