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犇向新征程·发言摘登

黄建盛委员:

加大重农抓粮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只有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17连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世界消除饥饿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只有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护耕地、振兴种业、调动种粮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为此,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严守红线,保住农业命根子。建议加大对乱占耕地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力度,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把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议加强耕地质量科学创新,强化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平台建设,设立重大研发项目,为耕地合理利用和地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降低黑土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配套比例,并将培肥地力作为奖补的重要指标。

二、聚力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建议把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产粮大省建设国家级种子基地,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三、强化支持,调动种粮积极性。建议进一步构筑种粮补贴、信贷保障、保险支持“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取消粮食主产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地方配套,降低农民保费负担,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推动由保产量向保收入转变。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鼓励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业。

四、科学管理,减少储粮损耗。建议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体系,做好相关利用、维护和改造升级工作,持续推动仓储智能化建设,减少温度湿度、鼠害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在重点粮食调出省推广低温冷藏技术,坚持质量标准前提下,争取使小麦和稻谷的储存期限分别从5年和3年,延长到10年和5年。主销区也可按照粮食调入量,对口帮助主产区建设先进仓储设施,实现粮食产区销区双受益、储粮数量质量双提升。

2021-03-08 黄建盛委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11.html 1 加大重农抓粮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9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