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广告

熊猫家园·净土阿坝万象新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黑颈鹤 若尔盖花湖 大熊猫 九寨沟 达古冰川 黄龙 四姑娘山

藏羌回汉各族儿女万人同跳花灯舞

桃红柳绿新羌城

精彩的文艺节目受到群众们的热烈欢迎

汶马高速

红原机场

在这里, 风光旖旎的自然遗产是宝贵财富;

在这里, 守望相助的各族群众是力量源泉;

在这里, 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是闪亮名片;

……

这就是“熊猫家园·净土阿坝”,是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在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阿坝各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接续前行,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意志积极投身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全州发展水平极大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民族团结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划时代、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

生态优先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是阿坝的本色和底色,生态是阿坝的立州之本和发展生命线。“十三五”以来,阿坝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治责任,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62个,林草综合覆盖率达80%以上,年均向长江、黄河流域输沙量呈逐年递减之势,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茅、全国前列,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以上,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生态示范创建迈出重大步伐。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示范创新。调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94万平方公里,万元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14%。创建国家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个、“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个、生态乡镇64个。全州生态环境指数保持优级,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100%。

——生态保护修复实现重大突破。坚定不移开展“七大保护”行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序推进,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62个,红原、曼则塘、热尔大坝草原入选“四川十大最美草原”。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岷江大渡河上游地区生态修复等工程深入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州行动扎实有效,林草综合覆盖率达80%以上,水土资源保持、江河流量调蓄等功能持续增强。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65种,种群总量全省第一。

——生态环境整治取得重大成效。坚定不移实施“七大治理”工程,治理大中型地质灾害419处、沙化土地63万亩、水土流失182平方公里。高质量完成“二污普查”,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效果明显,主要污染物指标大幅下降。重拳整治环保突出问题,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问题、环保督察反馈问题883个。全域环境整治大见成效,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分别达62%和77%。如今的阿坝,城镇乡村绿意盎然、环境质量上档升级。

——生态治理体系得到重大提升。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系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全域化、网格化监测格局基本形成,综合评估、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完善,条块结合、权责明确、覆盖广泛的监管体系加速构建。四级河湖名录和河(湖)长体系全面建立,“一河(湖)一策”“四项行动”深入实施,河畅、湖洁、水清、岸绿的生动画面正徐徐展开。

全域旅游 迎来旅游发展新时代

阿坝州依托“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遗址、大禹故里”等丰富的文旅资源,主动融入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一核五带”总体布局,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高起点规划“一区四带”文旅产业,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文旅+”,不断培育壮大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成功推出雅克音乐季、藏谜、九寨千古情、瓮城传奇、斯古拉等一批精品演艺品牌,成功打造九寨沟演艺集群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壤巴拉文化产业园、九寨沟演艺产业文化产业园等4个州级文化产业园加速推进。

——“景区+文化”。实施藏羌戏曲进景区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的活化传承;在达古冰川、黄龙、四姑娘山和马尔康柯盘天街四个景区,建成全国首批阿来书屋。

——“体育+旅游”。培育出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红色长征汽摩拉力赛、夹金山云越野挑战赛等品牌赛事活动,破解了全州淡季旅游市场瓶颈。

——“农业+旅游”。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畜产品变旅游商品,培育休闲农业园200余个,农(牧)家乐2000余家,形成了“乡村旅游+民宿+农趣+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交通+旅游”。规划实施G317最美景观大道项目建设,全省率先建成标准化、系统化、特色化的旅游标志标牌,形成了行游一体化、特色鲜明化、面向国际化的文化旅游特色景观大道。

——“科技+旅游”。启动“一部手机游阿坝”建设,实现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WiFi免费覆盖和门票全网预约,九寨沟成为全国首个智慧景区。

——“冰雪+温泉”。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和天然温泉效益,催生出“冰雪运动+温泉度假+藏羌文化+红色文化”的多样化旅游新业态,形成高品质消费需求拉动力,全州冰雪、户外运动产业已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全州共创建4A景区12个、3A景区2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天府旅游名县2个,省级文旅特色小镇3个,实现13县(市)A级景区全覆盖。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15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1%和21.13%,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9%和3.91%,旅游直接从业人员8万余人,间接带动40余万人就业……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阿坝成为游客们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

民生福祉 开启群众幸福新生活

民生是最大的民心。阿坝州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建好民生工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十三五”以来,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占总支出的70%以上。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十三五”期间,综合交通投资达708.9亿元,国省干线现代化养护体系初步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三个第一”;建成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45个,新增外送能力200万千瓦;全面完成“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新建4G基站3053个、5G基站461个,实现了县城、重点景区5G网络全覆盖。新建水利工程7195处,五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投用。

——灾后重建全面发力。始终聚焦“民生优先、生态为重、不等不靠、科学重建”要求,高标准执行重建规划、高水平恢复生产生活、高质量推动振兴发展。汶川“8·20”、金川“6·27”等灾后重建全速推进。茂县“6·24”灾后重建全面完成、“8·8”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完成,探索了绿色发展新模式,打造了全域旅游新样板,形成了脱贫奔康新经验。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持续实施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完成汶川、马尔康片区教育资源整合,率先实现整州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农健工程”全覆盖,多个竞技项目在全国比赛中实现重大突破。

脱贫攻坚 绣出藏寨羌乡新面貌

立下愚公志,许下庄严诺,啃下硬骨头,阿坝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过8年持续奋战,全州13个贫困县(市)、60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完成10.38万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末全州已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058元,较2013年增长5倍。

回顾阿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程,阿坝儿女步伐坚定、众志成城,始终将“六个坚持”贯穿脱贫攻坚整个进程。

——坚持尽锐出战。建立州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州县部门包村、各级干部包户“四包”制度,2388名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先后扎根一线、务实担当,坚持不脱贫不脱钩。

——坚持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十大扶贫行动”,累计投入504.7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9万个,新改扩建农村公路6961公里,解决4.4万人饮水安全、3.9万人用电问题,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网、通讯全覆盖。

——坚持创新探索。探索推动脱贫攻坚与“两联一进”、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地方病防治、防灾减灾“六个融合”,8.1万贫困群众依托产业脱贫,3.7万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2.4万名贫困群众就地当上生态保护员。

——坚持凝聚合力。紧抓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等机遇,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整合各类帮扶资金53.3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596个,1184名援藏干部驻扎高原、奉献乡村。

——坚持从严从实。建立“三查两访”监督体系和“4+N”综合考评体系,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突出问题整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坚持群众主体。大力实施“志智六法”“星级评定”等激励措施,组建 “马背”“药山”等双语宣讲队,全覆盖建立农牧民夜校,组织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科技100万余人次,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发生历史性变化。

民族团结 共建亮丽生态新家园

8.42万平方公里的大家园里生活着藏羌回汉等94万各族儿女,各民族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谱写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篇章。

2018年8月,在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的战略目标,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任务来抓,2019年国家民委命名阿坝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实现了战略目标首战告捷。

通过创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阿坝各民族团结的基础更加坚固,进步的成果更加殷实,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如同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担风雨、共克时艰,确保了大局稳定向好、发展稳中趋好、群众生活美好,开创了“在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不断增强各民族大团结的根基、在不断增强各民族大团结活力中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屏障”的良好格局。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出“四个良好态势”。

——爱祖国、固团结的思想浸润人心。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突出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系统抓好宣传教育、持续强化思想浸润,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发展、惠民生的实效更加显著。大力推进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202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411.7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26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在民族地区率先实现行政村通达、通硬化路“两个100%”,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城以上城市全光网络覆盖的民族自治州,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真切关爱。

——联民情、聚民心的工作深入扎实。全面启动“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与19.2万户农牧民群众、1.8万名宗教界人士建立帮扶机制,“零距离”开展民情走访、法律政策宣讲、助民解困帮扶,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

——创示范、抓推进的机制顺畅有序。截至目前,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8个,教育基地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59个,教育基地4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899个,教育基地14个;619个模范集体、2277个先进个人受到国家和省州表彰、表扬……催人奋进的数据,必将推动阿坝各族儿女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

继往开来 因势谋远擘画新蓝图

辉煌“十三五”,逐梦“十四五”。阿坝州将奋力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机遇,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新征程。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一屏四带、全域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全面建成生态美丽家园。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发展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经济基础更加稳固、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更加合理。

——民生福祉有力增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增强,全面建成富裕小康家园。

——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四向通道、全域拓展”态势持续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生态更加优化。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民族团结进步基础不断夯实,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统一。

——治理效能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公共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基层组织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进入新时代,阿坝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紧扣“生态、发展、民生、稳定、作风”五个关键,深化拓展“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四向通道、全域拓展”战略部署,接续推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成生态美丽、富裕小康、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阿坝。

文/姜国春 刘尚剑

2021-03-09 姜国春 刘尚剑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37.html 1 熊猫家园·净土阿坝万象新 3,03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