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明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

明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高22.7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0.8厘米,清宫旧藏。

施泳峰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高22.7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0.8厘米,是清宫旧藏。造型呈唇口,直颈,窄肩,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装饰海浪纹,肩部、腹部及底足装饰缠枝花纹,腹部装饰锦纹,造型浑厚,纹饰密集饱满,是永乐青花瓷的代表佳作。

壮罐,亦称“撞罐”,因犹如一位戴头盔的壮士而得名。形状呈桶状,腹体粗圆,上下粗壮,口径与底径的尺寸相当。壮罐起源于中东地区的金银器,在明代永乐年间传入我国。对于壮罐的用途,民间猜测是装茶叶,但清代文献记载壮罐是用于承装“逪”,“逪”是计算用的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竹部》中说“逪,长六寸,计历数者,长度为六”,折算成今天的尺寸大约是20厘米左右,恰好为壮罐的器身高度所容。

青花瓷在元代烧制成熟后,在明初洪武朝曾一度衰落,但在永乐朝重新兴起,成为我国青花瓷烧造的黄金时期。从永乐朝起青花瓷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永乐青花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装饰风格,也不似洪武青花浑厚豪放的艺术格调,呈现出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风采神韵。因此,永乐青花瓷具有很鲜明的特点:胎体洁白细腻,坚硬质密,制作精细,凝重灵巧,轻重适度。永乐青花与宣德青花相比,永乐青花稍轻,宣德青花略重。

其釉面呈白中泛青色,釉汁厚聚处闪现浅淡的虾青色,少数器物上有开片。釉面肥厚莹润,有“肥亮感”,圈足底部的足墙转折处多呈白中闪青泛黄的色调。永乐青花与宣德青花相比,永乐青花比宣德青花的釉面肥厚,而且釉层表面没有“橘皮纹”。

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进一步发展了我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并且带回了优质进口钴土矿“苏麻离青”料。“苏麻离青”料的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青花色泽深浅有致,浓重处往往会出现黑疵斑点,在洁白细腻的胎色和白中微闪青的釉色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精美。“苏麻离青”料的含铁量高、含锰量低,由于含锰量低,减少了青花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出蓝宝石的色泽,但也由于含铁量高,往往在青花中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疵斑点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成为后世无法模仿的永乐青花的成功之作。后世的许多仿品因无法表现出永乐青花的这种浓淡有致而且带黑疵的特点而露出破绽。永乐青花浓艳明亮的蓝宝石般色彩,再加上纹饰线条间出现的晕散现象,宛如水墨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与艳丽的青花相映成趣,产生出非凡的艺术效果。

永乐青花瓷的纹饰以花卉纹、瓜果纹、龙凤纹最为典型,在绘画上采用小笔渲染填色技法,由于笔小蘸料有限,需不断重复蘸料绘画,这就使得纹饰上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迹,这与以后使用大笔绘画的风格迥然不同。在装饰上改变了元代层次多而繁密的装饰风格,布局比较疏朗,流行留白。在洪武朝流行的扁菊纹和回纹在永乐朝继续生产,永乐朝的扁菊纹具有图案化风格,永乐朝的回纹由整圈环连的形式代替了洪武朝的二方连续。

永乐青花瓷在造型上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创烧了许多新的器型,有许多是受到中东金银器、玻璃器造型的影响而烧制的,如大型天球瓶、抱月瓶、扁壶、僧帽壶、葫芦形扁壶、竹节把壶、多系把壶、多系盖罐、花浇、壮罐、八角形烛台等,器物造型敦厚端庄,秀美规整。其中青花压手杯形制精巧,胎体略厚,细砂底足,仅见于永乐朝。

永乐青花瓷在制作中采用分段制作粘接成型的技法而成,器身可见明显的接痕。器物多施满釉,但天球瓶、梅瓶、大盘、大缸、花浇、鸟食罐等器物的底部不施釉,露胎处呈白色或火石红色,在大盘的细砂底上往往会出现小块的铁斑痕。圈足的加工由元代的斜削法改为底足平削,其中大盘的圈足多呈低矮的外敛内撇状,用手无法抓起。此外,在元代常见的青花和印花相结合的装饰及蓝地白花工艺,仍有保留和发展。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率队下西洋,这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一次海上航行,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在明代的延续。盛产于我国的瓷器、丝织品、手艺品等远销海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海外的金银器、玻璃器、奢侈品、香料等传入我国,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外的产品、原料、技术等也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从而影响了明代手工业的发展进程。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明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恰好是明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不仅是器物造型,而且所用的工“苏麻离青”料,均来自海外市场,但是制作工艺却是景德镇御窑厂的传统技艺,制作出来的产品为宫廷御用。历史事实证明平等友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会推动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双赢”。所以,《明史》中称赞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是“颁中华正朔,宣扬文教,俾天子声灵,旁连于无外。自古奉使绝徼,擒王摧敌,数建奇勋,未有若和之盛者也……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示外蕃,故俗传三宝太监下西洋,为明世盛事云。”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

2021-03-18 施泳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83.html 1 明永乐青花锦地花卉壮罐 3,68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