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题会

本报记者 顾意亮

“如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增强普陀区的‘颜值’;怎样摒弃粗放与俗套,追求精细与高雅,提升普陀区的‘气质’?”3月16日,在上海市普陀区政协召开的“‘蓝网绿脉’行动计划”协商议题开题会上,与会的政协委员们和应邀而来的专家们开门见山地“交换”问题。

普陀区政协将“推进‘蓝网绿脉’行动计划,提升区域颜值与气质”列为本年度协商议题之一。连日来,负责该议题的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忙碌个不停,从走访职能部门到成立课题组,从征询委员参与意愿到开展课题研究,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一份较为全面的课题开题报告已呈现在委员们的面前。

职能部门正在推进哪些工作?相关工作尚存在哪些不足?政协委员调研从哪里入手,协商哪些重点?为了让协商议题的调研工作更扎实,协商建言更精准,区政协精心筹备了这场开题会,组织委员、专家与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头脑风暴,畅聊推进“蓝网绿脉”行动计划的对策。

“人均绿化用地不能只看数据,如何让外环外大量的防护林带成为市民能够进入的公共绿地,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普陀区的绿化总量不低,但对标国际眼光,在颜值和气质上仍有不小的差距”“课题调研可以更多地着眼于具体的实际问题,例如区域内易涝地区雨季如何排涝,可以结合课题调研去实地查看”……委员、专家与职能部门在思维碰撞中观点层出不穷,协商议题未商先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协商议题正式启动调研前,召开开题会已成为区政协的一个“规定动作”。协商前必调研,调研前必开题,是区政协开展协商活动的基本遵循。区政协持续探索政协协商的全流程设计,通过系统化安排确保协商实效。通过开题会增进信息互通,拓展知情渠道,商议调研重点,提升建言质量,这一举措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政协协商的顺利开展。

2021-03-19 顾意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97.html 1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题会 3,6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