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刘旗委员:

明确管理体制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刘旗

本报记者 刘圆圆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刘旗表示,应进一步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管理体制,强化顶层设计,统一编制“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范乡村旅游发展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已经成为乡村产业的重要主力军,是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刘旗介绍,目前,重庆市14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区县有206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建设乡村旅游扶贫基地8730个。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30万人,带动3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范例,形成了景区带动型、农园依托型、双创就业型、能人带动型、企业+农户型、移民搬迁型等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刘旗坦言,虽然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制约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管理体制不明确。乡村旅游涉及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自然资源、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各地牵头部门不尽相同,缺乏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统筹规划和行政资源的高效整合,甚至出现项目重复建设和同质化恶性竞争,有限的财政资金和乡村资源难以产生最大效益。其次是大部分地区没有编制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一些地方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不注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许多乡村旅游项目以吃喝、打牌、钓鱼‘老三篇’为主,对本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不够,同质化、低水平,小、散、弱情况突出。”刘旗表示。

基于此,刘旗建议,国家层面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定期会商、研究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农、商、文旅、财、规、建、管等各个部门统筹制定“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与各部门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统一全国乡村旅游各项标准,包括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旅游民俗接待服务等标准,特色旅游产业项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乡村旅游发展开发的环境保护标准、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开发设计标准、效益评估标准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

2021-03-19 刘圆圆 刘旗委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32.html 1 明确管理体制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3,73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