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岸经合周刊

台胞看两会:促融合 暖人心

曾天泰 本报记者 照宁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也是岛内外台胞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用120字箴言指明了未来两岸关系方向和今年对台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本期我们采集部分台胞观点,看看台胞眼中的未来两岸关系。

台商看两会:

融入“十四五” 共寻新机遇

“GDP增长2.3%非常难能可贵”“台企在‘十四五’期间的机遇很大”“新政策让台商能大展拳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展望“十四五”规划,寻找新机遇成为台商台企关注的一大聚焦点。尤其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新业态等方面,被长期主打外销的台企视为当前突破困境的发力点。许多台商对过去一年大陆的成绩感同身受,纷纷表示要积极寻找“十四五”规划中的“台湾机遇”,主动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大陆一直把我们当成一家人”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认为,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大陆经济依然维持正增长,取得傲人的成绩,“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持续看好。“我建议台企台胞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借助大陆发展的东风,结合自身优势、发挥自己所长,搭上大陆发展的快车。”

陈奕廷说,大陆一直把台胞当成“一家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举措,台胞一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管就业创业还是投资,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对此,陈奕廷表示,这对在陆创业就业和学习深造的台胞都是巨大的鼓舞,也是两岸一家亲的最好证明,是岛内的“台独”势力不能抹黑破坏的。

“在‘十四五’期间,我更期待能打破目前两岸这种裹足不前的僵局,在保障两岸稳定和平发展的同时,加强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发展,使两岸人民真正受益。”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希望,未来两岸的发展可以让更多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真正投身到大陆的发展浪潮中,共享大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也是我们广大台商台胞的共同心愿。虽然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比较低谷的时期,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台商台胞与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一定会让两岸关系正常化,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吴家莹说。

厦门市政协委员、台企建霖集团总裁陈岱桦表示,面对“十四五”带来的新机遇,台商一方面要做好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发展与绿色经济,透过制造业优势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另一方面应在立足主业基础上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格局中,在广大的大陆市场寻找机遇,推出优质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同时,陈岱桦还特别注意到,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再度提出坚决遏制“台独”分裂这一重大主张。“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我们广大在陆台商要发挥好自身的力量,积极推进两岸民间经贸往来,起到‘以台融台’的作用,做出成绩,让更多的台商、台湾青年认识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祖国的发展,共同为实现‘2035’远景目标而努力。”

“两岸关系主动权在大陆,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今年是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台商陈孟邦来大陆发展的第20年。他在平潭市创建的宗仁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年底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陆有太多机会给我们了!”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他感到“特别兴奋”。

“5年前我来到平潭时,这里还没有集成电路产业,而现在已经有6家台资芯片企业落地,‘十四五’时期平潭的集成电路产业会有很好的发展。”在陈孟邦看来,台湾有大量集成电路产业技能人才,如果两岸能加强产业融合,更多台湾从业人员来大陆发展,未来会充满机会。“作为台资企业,大陆对企业的一些政策福利、知识产权奖补,我们同样能享受到,平潭的金融机构也给我们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陈孟邦感叹道,台胞台企的同等待遇不断在落实落细。

“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始终都在大陆手上,台湾只有背靠大陆才有发展前景。”富丽(香港)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台商蔡培辉指出,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民进党当局炒作话题、肆意抹黑、恶意制造对立情绪,阻挠两岸正常交流,将一系列疫情防控、两岸经贸的问题政治化,这种操作不得人心,终将被台湾同胞所抛弃,而两岸融合发展,共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蔡培辉说,随着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吸引外资和台资的实力也在增强,这些都给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很多到过祖国大陆的台胞越来越会发现,大陆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这一切都与台湾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相信两岸交流所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定会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也希望台湾同胞能够参与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来,拥入祖国的怀抱。”

台青看两会:

同等待遇未来可期 坚定在陆发展信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台湾青年认为,面对当前两岸形势的新变化,强调同等待遇意味着在两岸关系上从以“惠台”为导向的两岸合作,转变为大陆的待遇、发展机会向台湾同胞同等开放,为台湾青年登陆创造了更大空间。

新年伊始,福建省公布了225条在闽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这份清单涵盖了方方面面,表明了福建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在闽台胞台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的诚意;2月初,厦门台企按大陆企业同等待遇注册首次落地,标志着两岸落实平等待遇正驶入快车道。

11年前,台青陈柏叡作为福州事业单位首位引进的台湾人才,成为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的住院医师。如今,陈柏叡不仅获得“福州五四青年奖章”,今年还将竞聘副主任医师,事业蒸蒸日上。陈柏叡说,当前,在福州的台胞同样享有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可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台胞子女可就近入学等,让他在大陆更有归属感。“我们跟大陆医师同工同酬,在同样的起点上竞争,医院同样帮助我们发展,我们也可以作为学科带头人、专科负责人。”

2009年,福建在大陆率先开放事业单位招收台湾学生。2010年,陈柏叡成为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临床医师。根据规定,台生在福建省内就业与大陆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同等待遇不断落实,让我们能深入地融入这里,取得很好的发展。”陈柏叡表示,相信随着大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台胞可以参与到民族复兴的大业中来。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首不寻常的2020年,十分有感触,大陆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成绩,我也看到身边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台湾小伙伴都开始在大陆创业,干得有声有色,这让我更加有了拼搏的斗志。”厦门马克家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台青陈纬表示,大陆实打实地发展经济与疫情防控成果、陆续出台并落实的同等待遇政策让他放开了创业的手脚,坚定了在大陆发展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扎根在大陆市场,就会看到希望。

“现在我几乎已经是厦门人了。”陈纬笑道,在厦门让他非常开心,来自政府及身边朋友的关怀,让他感到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过年过节,政府有关部门、台办、大陆的朋友都会来看望我们,我所在的曾厝垵游客也开始多了,我相信未来可期。”

在2016年来到大陆发展的成都华灿工场总经理、台青李伟国一直坚信,大陆是台青发展的首选地。他所在的华灿工场在北京、成都、珠海分别设点,为两岸青年创业创新提供服务,他特别关注今年全国两会,希望能从中看到新机遇和政策导向,以更好地帮助台青在陆就业创业。

李伟国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自己十分振奋,作为孵化器负责人,李伟国特别关注“十四五”规划中的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同时还提出了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进一步税收减免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拿到更多的融资,这对于来大陆创业的台青来说都是重大的利好。”

谈及乡村振兴时,李伟国说,“台湾在乡村振兴方面有一些先行的经验,华灿工场在今年开工的时候,就已经为入驻企业组织了关于乡村振兴的座谈会,还做了几次项目的对接,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台湾青年、台湾同胞们参与到大陆‘十四五’的发展机遇当中,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发现新机遇。”

台媒看两会:

“时”与“势”始终在大陆这边

3月4日,2021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引发了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

台湾《工商时报》撰文指出,随着全国两会回到往常的3月召开,显示大陆逐渐摆脱疫情,回到正轨。大陆经济复苏较快,成长绝对值更是名列前茅,加上A股的机构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大陆居民财富配置的路径逐步向资本市场转移,内外资皆持续流入A股,支撑股市表现,加上大陆政策主轴仍以内需消费为发展根本,因此相关大消费产业将会持续受惠政策红利。

台湾《经济日报》发文称,经济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中之重。大陆将如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是此次两会的热点。今年地方两会上,大多数省份已把扩大内需、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因此也是全国两会讨论的焦点话题。此外,大陆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大陆产业利用全球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是看点。

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蓝孝威对两会并不陌生,他曾于2011至2015年连续五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对于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两会举办方式,他有自己的体验。他说:“今年最明显感受到的不同,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记者跟受访者分开两地,用视讯连线的方式来采访,因为我去年没有参加,今年是第1次体验到这种方式,对于双方来说在防疫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

同时,这次全国两会将进行审议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同样引发了台媒的高度关注。有理性的台媒敏锐意识到大陆这两个规划对台湾的重要性。《旺报》发表文章称,在大陆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进程中,台湾地区不应也不会缺席。文章认为,这两个规划为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订出了明确的方针,大陆未来或将提出更多政策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也有媒体发现,台湾问题在今年两会上似乎“遇冷”。在此之前的两场重要发布会上(全国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首场新闻发布会)都没有关于台湾问题的提问,而在外交部部长王毅的记者会上,才首度有关于台湾问题的提问,并且还是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提出。

岛内学者观察到,王毅针对台湾问题的回答在结束约14分钟后,台湾联合新闻网就全文刊载了王毅关于台湾问题的表态,这条新闻也很快冲上了该站“热门新闻”的第一位。此外,诸如“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等表态,自然成为台媒报道的重点。

王毅关于台湾问题的发言之所以在台湾岛内引发高度关注,有台湾专家认为,这与近一段时期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不无关系。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妄图“以武谋独”,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而自去年以来,解放军也加强了战机“绕台”训练活动,台媒解读称,大陆可能会“以武促统”。因此,有台媒认为,可明显感觉到中国大陆在处理两岸问题上“力道越来越强”。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朝平在3月10日于台湾《中国时报》发表题为《两岸春暖花开的两把钥匙》一文,他认为,“综观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两岸春暖花开尚有一线生机。”陈超平表示,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涉台内容)简短之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则重提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强调“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整体看来,对台的大政方针基调并未改变。

文章还指出,这一线生机的钥匙有两把,一是一中原则,一是“九二共识”。一中原则隐含着放弃“台独”,“九二共识”则是回归以谈判代替对抗的道路,回归两岸和平共存、和平竞争的时期。至于开启这两把钥匙的方法,不是喊话,而是某些有意义的“行为语言”,用行为来说抱歉,用具体行为来表达与人和好的诚意。

在全国两会现场,不少台湾媒体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反分裂国家法》上,尤其是会不会制定《国家统一法》。对于大陆正在制定的“‘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不少台媒也相当关注这份清单制作的进度。对此,台湾中时新闻网观察认为,尽管台海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对台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但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会变,毕竟“时”和“势”始终在大陆这边。

台师看两会:

促融合卓有成效 尽心力传递美好

厦门大学公共传播战略研究所所长、台籍教师陈经超:“高度警惕”台独势力 和平统一不是一厢情愿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涉台部分,我注意到“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与去年相关部分相比,突出强调了对“台独”分裂活动要“高度警惕”。我认为,“高度警惕”是对当前一段时间内两岸关系的高度概括,也是大陆对未来台海局势的基本判断。

近年来由于大陆方面对台融合卓有成效,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已超400万,越来越多的台胞选择“用脚投票”来支持两岸统一,使得台湾当局加大了对两岸正常交往的阻挠,加深对美勾连,还通过引导舆论、混淆视听等多种手段采取更为隐蔽、危害性更大的“渐进式”台独,这就是大陆“高度警惕”的原因之一,需要仔细辨别台湾当局所推动的举措中,哪些是“暗度陈仓”。

但由于台湾当局长期以来的“去中国化教育”和封锁、引导舆论,目前台湾岛内支持统一的思想日渐式微,和平统一的根基开始动摇。祖国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就中华民族和两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而言,和平统一是最有利的。然而,和平统一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是必然选择,“高度警惕”也是对台湾岛内心存幻想的台独势力的严正警告。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台籍教师张克群: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找准自身办学定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热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当下,我们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和质量问题,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实整体教育结构不合理和整体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当前要更加严格控制院校设置,更加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严格质量考核,坚决遏制盲目扩大规模的惯性,督导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有些学校盲目追求“高大全”,培养人才的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产生比较大的脱节。国家提出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分类评价,对引导学校找准自身定位,办出高水平和特色是十分有利的。

另外身为台湾教师,我同样关心“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因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台湾教师来大陆高校工作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的见证人,也是建设者。政府工作报告中解决台湾同胞在大陆扎根、发展的切身问题,完善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更是进一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广西师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台籍教师王孟筠:同等待遇深入人心 盼两岸交流紧密融洽

2017年底我来到广西师大任教,伴随着惠台政策的陆续出台,我深深感受到大陆极力想为台湾青年创造一个舒适友善的就业、创业、求学、生活环境的决心,也看到很多涉台工作部门为落实同等待遇政策做的各项付出。在中央与地方的不懈努力之下,目前台籍教师在大陆任教已经可以入事业编制、申办五险一金、申办社保卡、可以开户、申办公务卡、也可以评职称以及申请各项科研项目,享受跟大陆老师一样的同等待遇制度跟政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台湾青年也到大陆发展,把这份美好传递下去。

目前让我们这些“西进”大陆工作的台湾青年比较牵挂的是,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渐趋紧张,因为各种纷纷扰扰的因素,过去4年两岸关系降至冰点,去年初开始的疫情更是让两岸关系完全中断。

身为“西进”大陆任教的台湾教师,我希望两岸交流互动能够融洽,“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能更深入两岸同胞的心中,对我来说都是在大陆奋斗最坚定的支持力量,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携手为融合发展努力,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希望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这份温暖的善意,台湾当局也能够感受到,能让两岸早日开启对话,恢复中断已久的交通和各项往来。

2021-03-20 曾天泰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85.html 1 台胞看两会:促融合 暖人心 3,7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