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刘炽:“我是喝民间音乐奶水长大的”

赵征溶

著名作曲家刘炽在总结他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时,说了两条:一是爱国情,二是民族音。后者也就是他的创作植根于民族音乐的沃土里,其乐歌呈现着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便有着这鲜亮的艺术特色。

刘炽说:“我是喝民间音乐奶水长大的。”

每年夏末秋初,农村的一些民间艺人进西安城唱眉户调,刘炽这个四五岁的娃便跟着奔跑,一次跑远了,竟“迷糊”得摸不着家。

从小他也最爱钻戏园子看秦腔、看蒲戏、看汉剧,看上一个,迷上一个。11岁时,他在乾县看了两个月的秦腔,著名演员张文鹏的唱腔他一句一句地学,竟能把当时演出的《劈门卖画》《五丈原》《火烧葫芦峪》《孔明祭灯》等节目的主要唱段全都能背下来。

西安有着隋唐燕乐流传下来的支系——古乐,亦称鼓乐。在三仙庙的古乐队里,他跟富振中学习笙、云锣、全部打击乐和佛曲领唱,还跟王六爷学习吹笛子。而在后来的朝庙拜佛中,刘炽就担任起三仙庙古乐队的笛子领奏和佛曲领唱。

刘炽从小便生活在这得天独厚的音乐环境里,吮吸着民间音乐的奶水,不知不觉地为他日后走上音乐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红军人民剧社歌舞班里,他跟剧团里面的民间艺人曹洪、刘子云、方宪章学习道情、山西民歌、陕北民歌和秧歌。进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刘炽受到冼星海老师的鼓励,而对民间音乐更是情有独钟。在音工团去内蒙古文艺考察,他认名闻方圆百里的蒙古族歌手王大婶为干妈,每天晚上王大婶与女儿、弟弟等一起弹琴唱歌,刘炽边跟着学唱边记谱。一次有家婚庆请王大婶唱歌,刘炽跟着去,一夜即记下了近百首歌。后来有着浓郁蒙古族歌调风格的歌剧《塞北黄昏》,就是此行的重要收获。

加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后,他更自觉而理性地把民间音乐作为事业的追求,他和安波、马可、关鹤童、张鲁五个人,着力于中国民歌的搜集、整理、研究,而成了延安小有名气的“眉户五人团”。

刘炽在山道道上、骑在驴背上记录绥德、米脂脚夫唱的民歌。1942年2月,刘炽与安波、张鲁、关鹤童随“河防将士访问团”去绥德、佳县、吴堡等地去慰问保卫黄河的将士,同时努力搜集民间音乐,经记谱、整理的民歌和民间乐曲就近500首。

在米脂,刘炽记录名艺人常毛儿用唢呐吹奏的一曲《凤凤铃》,后来那悲壮的旋律被改编为《哀乐》;在吴堡黄河的渡船上,刘炽与关鹤童记录了老艄公“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豪迈放歌,有了后来的《黄河船夫曲》;在佳县,刘炽采集了山西民歌《捡麦根》,后来用于歌剧《白毛女》杨白劳的一曲《十里风雪》。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展示了“眉户五人团”的实绩,刘炽写作了开头的《七月里》和结尾的民歌合唱《在边区》。吕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黄河大合唱》之后,第一部别开生面的作品……是从《黄河大合唱》到《兄妹开荒》秧歌剧之间的一座桥梁。”

1943年秋,刘炽从延安步行300多里到驼耳巷,跟杜兴旺学习道情,尔后便有了那一曲《翻身道情》的传世。抗日战争胜利后,刘炽又热情地搜集东北秧歌、二人转和双城皮影戏音乐,特别是后者为歌剧《火》的创作提供很好的音乐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听曲艺、学曲艺;去新疆搜集《十二木卡姆》;到江西采集大余采茶戏、赣州民歌、兴国山歌;赴云南,记录花灯戏、少数民族的民歌……他所搜集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就有3000多首,经他仔细分析整理的就有200首。可以说刘炽音乐创作的一生,就是向民间音乐学习,并从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的一生。

恰如琢璞为玉,化蛹为蝶,几十年来,他创作出《七月里》《翻身道情》《我的祖国》《祖国颂》《英雄赞歌》等色彩纷然的、新的民族音来。

也就是如他理性的思考,“艺术创作好比种树,只有根深叶茂,才有果实累累。这个根是我们祖国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就是千百年来表现中国人民内心世界、心灵情趣的民间艺术(音乐),而它只能在民族的肥沃的土壤。”由此,便可以读懂刘炽的民族音——民间音乐的奶水乃是其根与源。

(作者系刘炽学生,传记《让我们荡起双桨——追寻刘炽和他的旋律》作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2021-03-25 赵征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40.html 1 刘炽:“我是喝民间音乐奶水长大的” 4,0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