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关注

用文化“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各民主党派中央提案聚焦“十四五”文化建设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青年文创展示成为亮点。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飞越中国”项目,带孩子们“飞越”千山万水,饱览祖国秀丽风光。

在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上,东城展区以“老胡同的文创新生活”为主题,打造包含VR教育互动、木作工坊、非遗展示等文创项目在内的展示与体验板块。

文/本报记者 谢靓 图/本报记者 贾宁

■ 核心观点: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成熟的传统文化培育、保护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尽快构建资本市场与电影市场联动的监管机制,推动电影产业促进法及配套法律法规的出台。

●开展对文化线路资源的调查,编制保护规划,实施整体保护。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为民族的前行之路鼓起风帆、吹响号角,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进入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也有了更高要求,刚刚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宏伟图景铺展在我们面前,文化之笔当绘就怎样的绚丽色彩?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围绕这一重要课题,各民主党派中央纷纷提交提案,从乡村文旅产业到电影强国,从文物保护到黄河文化,提案的主题和建议各有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期盼是一致的:要让文化这个“支点”撬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振兴铸魂

文化自信,离不开乡村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尤其是本地传承的历史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主要动力来源。

如何让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是各民主党派提案中提及较多的内容。

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发现,自2018年1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颁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比如,一提到农村的文化,就以为是古宅、古树、名人轶事等;如果没有这些文化载体,就认为农村没有文化。结果造成人文典故、民间习俗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被埋没而濒临消失。

再比如,一提到江南水乡,就清一色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每家每户都整改得像一个模子出来的。具体到庭院布局、围墙篱笆乃至摆放物品,都必须统一风格、统一标准。一些代表年代和使用功能特征的历史遗存还被视为风貌异类被整改或拆除。太多考虑村落的外在展示功能和验收考核的便利性,而忽视了每个村独有的特色。

民进中央还发现,在文化培育方面,以应付绩效考核为目标,重硬件投入,轻软实力培育;对于本地文化的挖掘和培育缺乏耐心,只看重那些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的文化资源,而为了快速形成文化特色,不加选择植入外来文化。这样的文化,更像是制造布景道具,漂浮在真实的生活之上。

为此,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对每个重点村落,梳理本地农村发展至今的各种故事,形成村落文化基础数据库。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成熟的传统文化培育、保护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依靠老百姓,发挥村民和村集体的作用,培育乡村文化主体,激发村民文化参与,鼓励创新。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来源,而乡村文旅产业则是促进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契机。

“十三五”期间,乡村文旅产业通过促进本地就业,传播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致公党中央为此递交提案,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全面整合农旅资源,将农业生产、旅游景点和乡土文化特色等资源揉合在一起,制定出台特色旅游乡镇村落、休闲旅游示范点等相关标准,用标准化引领创建,打造品牌。

2018年,国务院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迄今已举办三届。民革中央认为,这个节日是一个促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好契机。

当前,丰收节数量陡增,但根基还不牢,民革中央了解到,“农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桥梁尚待建构,以政府为主体举办的庆丰收主场活动“农味”虽有,但“土味”不足,当地居民参与度非常有限,乡土特色农耕文化展示不足。为此,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建议搭建“智慧农遗”共享平台,增设农业文化遗产评审机制,建立丰收节选拔与考核机制,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激发遗产地自觉保护“农遗”和振兴乡村的主动性。

▲▲▲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观影人口均位居世界第一。电影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输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建设“电影强国”之于文化强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经历了2020年的沉寂之后,2021年春节,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爆发。据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档以78.25亿票房圆满收官,创春节档票房新纪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复苏提振了全球电影市场的信心。

在全国两会上,民盟中央递交了《关于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提案》,提案中说,尽管我国电影市场复苏很快,但要真正成为全球最强有力的电影市场,在产品品质、销售渠道和竞争规则等方面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观影模式,也对电影产业结构与生态带来影响,并暴露出其存在的瓶颈和面临的挑战。

挑战体现在哪里?民盟中央认为,从产业内部来看,电影产业结构需要迭代升级,开发庞大的后电影产品系统;电影企业需要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布局多块产业环节,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网络电影需要更多优质内容以适应线上观众增长及其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从产业外部来看,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电影业带来颠覆性创新,改变了产业内容生产与消费形态,将重构电影全产业链形态。此外,电影业还面临着电影教育理念如何及时反映电影学科知识体系的升级、如何着眼于未来培养复合型电影人才等问题。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没法一蹴而就,需要完善规则、增加政策红利、强化人才策略,以及革新传播方式、进行版权改革等配套举措。

在政策法规方面,民盟中央建议尽快构建资本市场与电影市场联动的监管机制,规范资本介入电影产业的渠道和路径,引导资本与电影产业良性互动。推动电影产业促进法及配套法律法规的出台,提高电影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同时,建立人才孵化、项目孵化、科技孵化、企业孵化、产业孵化的政策和金融体系。提供金融保障环境,尤其是培育“互联网+”的金融环境,加大相关财税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影视行业提供有力支持和配套服务。

亚太地区的儒家文化圈拥有共同文化价值理念,亚洲的电影也有着相似性,容易唤起“文化共鸣”和“文化共情”。为此,民盟中央建议调整国际传播策略,拓展亚太地区影视市场,加强亚太地区的电影教育与电影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区域内电影放映、电影教育、电影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流通与交流,拓展我国电影在亚太地区的传播。

疫情一方面加速了电影行业与观众对流媒体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将促使全行业尽快建立更符合现状的版权价值开发模式,让电影沿着不同的发行窗口以不同的价格依次发行。在这方面,民盟中央建议扩展影视版权窗口,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意愿和习惯,利用发行间隔期和价格进行调控,形成多屏传播的有序格局。

电影业的价值不仅在于电影本身,还体现在能为与其他领域合作提供多少机会。提案中,民盟中央建议推动影视与城市品牌、旅游、时尚、消费品行业的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挖掘电影放映以外的附加产值,开发由电影衍生出来的各类文化和旅游产品。

电影要赢得更多受众,人才培养就得更“接地气”。民盟中央建议建立产、教、学、用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以“成熟项目书”的形式面向社会,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影视产品“产学研”模式,同时反哺电影专业教学及其配套管理体系,从学术角度确立“创新为先”的行业标准,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机制。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交流的重要载体,它保存着民族的记忆、智慧和精神,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各民主党派提案围绕发挥文化遗产作用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华夏儿女自古沿黄而居,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根。致公党中央认为,传统村落是黄河文化最为生动的“活化石”,沿黄9省区众多的传统村落保留了原有的村庄体系和布局结构,涵盖了宗教祠堂、挽联碑记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艺术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黄河上游三秦文化、中游中州文化、下游齐鲁文化等不同文化风貌,成为传承发展黄河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致公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全方位收集沿黄传统村落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加强研究,科学制定保护规划。同时,坚持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方针,遴选一批在生产、建筑、饮食、娱乐等方面文化特色突出的传统村落,发掘文化资源、阐释文化背景,开展重点项目策划,着力构建沿黄传统村落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传统村落资源整体开发、串珠成链,并以弘扬黄河文化为核心,支持沿黄传统村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和生态农业。此外,还应以科技赋能和故事IP催化黄河文化的保护与再创作,通过影视创作、文学创作、舞台精品剧目创作,更好讲述黄河文化和沿黄传统村落故事。

中国拥有大量的“文化线路”遗产,如丝绸之路、长征、青藏铁路、红旗渠等。但民盟中央发现,除少数经典项目外,文化线路遗产资源家底不清,文化线路保护协调机制建设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水平和宣传教育相对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且文化线路一般具有跨行政区域特征,很容易变成“无人统管”的文化资源,一些未能合理避让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使文化线路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当前,业界对我国文化线路遗产尚未形成全面而完整的认识。民盟中央建议开展对文化线路资源的调查,编制保护规划,实施整体保护。还要加大现代科技投入,实施专项管理及遗产监测,并建立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做好整体展示和数字宣传,激发沿线城乡社区和公众对文化线路的兴趣,使其提高保护意识并参与保护活动。

古镇作为历史文化的沉淀之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资源。致公党中央了解到,由于多元利益主体下的古镇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单纯文旅唱主角的古镇保护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下的古镇底色日渐消失。在提案中,致公党中央呼吁进一步盘活古镇资源,实现古镇活化利用和品质升级,塑造中国古镇新名片。

在如何“盘活”方面,致公党中央提出了一揽子建议,包括加快完善基于保护传承的发展利用规划体系,展现古镇底色,走特色差异之路等。提案提出,古镇的保护应以保护古镇居民“活的文化”为要,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适宜居住环境,使生活在传统城镇、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原住民,连同他们所创造的生活方式、文化精神,一起融入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强调古镇空间的历史延续性。

无论传统村落、古镇还是文化线路遗产等的保护都应该是“活”的,这是各民主党派提案中的一致观点。在各党派看来,结合相关改革政策,唤醒文化遗产中的闲置资源和沉睡空间,理应成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1-03-29 谢靓 ——各民主党派中央提案聚焦“十四五”文化建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30.html 1 用文化“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4,2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