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瑞
阳春三月,四川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新发现,引起了全国轰动。沉寂良久的媒体疾呼: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引发了一场大众“考古旅游热”。面对席卷而来的“考古旅游热”,博物馆、文旅部门又该如何应对呢?
按说,考古新发现首先是考古人心情激动,因为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发现了历史文明演进的新证据,有的可能会改写已有的历史,与此同时,一些考古专家和研究者也会兴奋,因为新文物将会提供更多的研究空间。至于旅游者,尤其是大众旅游者,绝大多数是看热闹的,急于“打卡”多是好奇心驱使,欲先睹为快。如此激起的“热”会让有关博物馆的访客摩肩接踵,但未必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旅游营销,其效果也未必是东道主和客人真正希冀的。
文物和考古是一个专业的领域,观赏文物和观察考古,虽然有不少人会觉得有趣,但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真正到了现场,被人群裹挟下看上几眼,抢拍到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之后,很快可能就忘却了。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文物遗产的存量与考古新发现的频率比世界很多国家都多。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一般公众对本国文物遗产的了解和参与考古活动的兴趣都不算高,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太多了;另外一方面,我们对文物和考古的知识普及和基础教育乏力,这既反映在国民的文化素质上,也体现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功能的定位上。抛开文物与考古活动的专业性之外,面对日益兴起的大众旅游来说,有三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我们也不妨从国外的好的案例中学习一二。
其一是,文物和考古活动需要良好的解说。我曾三次参观过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然而在那里参观时,我的第一个印象是那里的孩子特别多,小学生、中学生都有,有的是老师带领,有的是家长陪伴,孩子们不是在偌大的博物馆里乱跑乱转,而是集中在一个馆或展室听讲,他们用画笔把看到的画出来,或用笔把懂得的东西记下来,并不时围着老师问问题;另外一个印象是,那里很多观众是抱着书来参观的,有的拿着导游指南,有的拿着历史或文物专著……显然参观者是带着问题而来,他们会在一个馆里待很久,看上去有些人并非是初访。还有一个和我们博物馆不同之处,几乎见不到漂亮的导游姑娘举着话筒带着游客参观的场景,但现场有很多带着讲解员徽标的志愿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是教师、教授或博士,而博物馆中有大小不等的讲座室,室外张贴着演讲人和演讲主题,游客可以预约听专题讲座及参与讨论。
其二是,历史遗址和博物馆应当为游客创造体验的机会。现代人对历史一般都是陌生的,一般性的参观可能对特定文物会有些印象,然而,有亲身体验的过程则会使印象更深刻。我在2002年参观埃及金字塔时,发现一个可以钻进金字塔内的参观活动。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在狭窄昏暗的石洞内,踏着湿漉漉的台阶向上攀登,有的地方得用手紧握栏杆,有的地方则是手脚并用地爬行……在喘息的间隙,我会闭着眼睛冥想几千年之前开凿这种通道的艰辛,靠什么样的理念、智慧和毅力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工程。其实,好不容易到了金字塔顶尖处,只是一个小石头房间,除了一个石台之外,什么也没有,真正的文物早已放到博物馆里展示。但是,我对当时钻洞的选择一点也不感到失落或后悔,那次独特的经历让我对博物馆中文物有了不同的感受。
其三是,对待大众旅游者,文物部门还要在扩大社会认知,形成广泛吸引力上多下功夫。对于文物或博物馆来说,大众旅游者渴望的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不是“专业词典”。2015年我在温哥华市中心参观了“温哥华比尔·瑞德西北海岸艺术馆”,那里以雕刻艺术作品介绍了加拿大土著居民海达人(Haida)的历史和风情。没有想到的是,在加拿大西部,精湛的海达艺术不仅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在许多公共场所,如机场、书店、大型购物中心都有展示,而且海达艺术还变成了各种的日用品,从名贵的首饰、箱包和服饰,到日用的茶杯、钥匙链和冰箱贴等,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和欣赏这一特殊文化,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旅游的角度,这才是真正把历史文物、艺术和文化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海达人和海达艺术也逐渐被列入很多导游指南,成为到加拿大访客不容错过的旅程。
从这些例证看,公共文化设施的文物博物馆发展旅游,更应从长计议,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其内容和知识,让有兴趣的人有准备地到博物馆里去品文物,增长知识。其实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并不像一些学术论文讲得那么深澳与复杂,功夫放到大众的实际需求上,一定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