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关注

感悟思想伟力 把握历史大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发言摘登

编者按: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4月初正式开群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重点学习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目,组织委员分别围绕“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等主题开展了两次线上集中学习讨论。

本版今日摘登部分发言内容,敬请关注。

感悟思想伟力 增强政治自觉

邓纯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之一,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力量。100年来,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根本上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创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顺应了时代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实践证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实践也终将证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必将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必将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继续前进。

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持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解决实际问题、应对重大挑战,以昂扬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常信民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时代是思想之母,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指导,必须时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原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纪检组组长)

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向前进

吴昌德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要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照搬照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也不能脱离、背离、否定马克思主义,而要立足并扎根中国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与生命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发展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更为艰巨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理论创新发展到哪里,理论武装工作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让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开拓创新,更有成效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用鲜活丰富的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

回望非凡历程 感悟思想伟力

岳世鑫

通过对党的百年历史的集中学习,结合学习“中共党史学习群”里各位委员的导读和发言。我体会到,回顾一百年历史,最能体现思想伟力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文化,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深刻感悟思想的伟力,进一步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自觉性。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南部战区原副政治委员)

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于守国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深刻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明确提出了“理论强党”的命题,而且将其与“思想建党”一起,作为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制胜法宝与历史经验。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应充分认清国际战略格局和周边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理论强党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持续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理论指导、推进理论创新、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执政能力,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挑战。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要紧盯目标,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开拓前进,全力开启新征程,全心贯彻新理念,全程构建新格局,全面夺取新胜利。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西部战区副参谋长)

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杨燕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我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认识到,持之以恒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贯穿于我们党的整个历史之中——无论是党在创立初期的自身建设,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古田会议,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都将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贯穿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继续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筑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驻欧盟使团原团长、大使)

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

郭春富

学史明理,就是要明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的大道理,进一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共产党人对此始终高度重视。

学习好中共党史,要把“悟思想”的要求自觉融入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的过程之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

一是在学深学透中下功夫,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作为中共党员的政协委员,要始终坚定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清晰划定并牢牢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切实做到一以贯之,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二是在常学常进中求实效,努力提高政治领悟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靠的是强大思想武器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境界与水平,更好适应新时代要求。

三是在笃信笃行中见忠诚,努力提高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审计署原审计长)

伟大胜利靠党的理论指导引领

吴刚

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无论党的初创时期历经的无数波折和残酷斗争,还是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无论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还是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发展,无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都有赖于党的指导理论不断创新、不断强化党的思想理论武装,使得我们在伟大实践锻炼中,理想更加坚定、信念不可动摇!

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我们认清形势任务、站稳政治立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不同形式的斗争实践,尤其在革命的低潮期、建设的艰难期、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探索期,都是靠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我们认清形势、明辨是非、增强勇气、坚定信心,所以能够历经艰难曲折而不动摇,始终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我们确立科学的思想方法。一个成熟的党,必定是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党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理论的成熟,党的强大必定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有科学理论武装、确立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得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成熟,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也更加坚强、更有活力。

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我们强化党性修养。党的战斗力来自党员的党性修养。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党性修养的基本遵循。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同时,对照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陆军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

把握历史大势

是学好党史的金钥匙

满开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对历史的学习研究有微观、宏观两种思路。党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科,是具有突出政治性和鲜明党性的历史学科,对于党史的学习研究一定要微观宏观相结合,发挥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光辉历程。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认识理解:伟大道路、伟大功业、伟大精神和宝贵经验,都必须从对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的梳理中得到启发。

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上网下鼓噪:马克思主义产生在欧洲、共产党执政产生在俄国,不是中国固有的,是外来的、强加的。怎样才能把这个必然性讲清,只有从历史发展规律大势中找到答案。必须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化和世界发展的大变局中梳理出必然性;必须从中国近代各阶级救国道路的一次次失败中,人们对真正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的政党、主义、道路的渴望中找到必然性。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一次次的侵略,带给中国人民一次比一次沉重的负担,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一次次尝试救国,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都没能完成历史任务。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出历史的黑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秘诀。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是学好百年党史的金钥匙。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陆军装甲兵学院军政基础系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

历史只会眷顾

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岑旭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号召“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到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到宣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桩桩、一件件壮举充分证明,科学把握规律,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就能无往不胜。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学党史,就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树立大历史观,系统研析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主任助理)

关键时刻要把握大势争取主动

房建国

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壮阔征程,一路走来所历艰难困苦数不胜数。党多次濒临生死存亡边缘,都能够转危为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中央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住大势争取到主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政党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样的奇迹看似偶然,其实更蕴含着必然。

一是缘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从总体上把握住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因此,每当革命陷入低潮时,共产党人都没有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而是认真总结反思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继续奋斗。就像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邓小平同志讲的,“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30多年后再来看这段话,更能让人感受到伟人的远见卓识、英明伟大。

二是缘于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科学性。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了这样的思想路线,我们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拘泥于古、不拘泥于书、更不拘泥于洋,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三是缘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过去搞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劳苦大众得解放。现在搞建设,仍然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力量之源。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那么谁也割不断我们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始终坚守信仰坚定信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心为着人民的利益去奋斗,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空军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2021-04-30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发言摘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31.html 1 感悟思想伟力 把握历史大势 5,93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