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2021年“国际家庭日”中国宣传纪念活动在深圳举行——

“家和之道”支撑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 王天奡

5月15日是第28个国际家庭日,为弘扬文明家风,共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以“建设家庭友好环境,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为主题的2021年“国际家庭日”中国宣传纪念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金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相关领导,各地卫生健康系统代表,关心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李金华在致辞中表示,“家和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特色和符号,是支撑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婴幼儿照护到家庭健康再到全民健康,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行动、共同参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公益慈善组织特色,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家庭发展政策与环境进一步完善,努力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人人健康、家家幸福、人人公益、家家慈善”助力添彩。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已经形成共识,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供给体系正在构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开局良好,成效初显。2021年国际家庭日将主题确定为“建设家庭友好环境,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就是希望托育工作坚持以家庭为主的同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托育事业,切实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措施,推动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努力让亿万家庭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活动上放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亨丽埃塔·福尔为今年国际家庭日录制的寄语视频。她呼吁,政府和企业应当在更大范围开展育儿项目和推动家庭友好政策实施,以构建更加繁荣、公平的社会,共同重塑对育儿的支持,让儿童在生命之初能够在充满关爱、愉悦、安全等环境下茁壮成长。

活动中,各地卫生健康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推进婴幼儿照护工作的“秘诀”。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妇女联合会相关领导介绍了深圳市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情况。据悉,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仅加大了软硬件的基础投入,更以政府财政补贴的形式,在全市大力推广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儿童健康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此外,从2018年开始,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推出评选“关爱家庭示范单位”活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

广东省通过高位推动、人才支撑、规划引导展开相应探索,目前出台了相关文件,并确定了“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5个”的预期性目标。

山东省青岛市实施“关注生命之初1000天,家庭照护抚育”项目,并利用智能管理平台提升群众体验,同时关注外来务工群体的困难,通过打造服务示范区,推动全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宁波市高度重视母婴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健康宁波的考核。据悉,宁波市在2019年便已实现母婴设施全覆盖,并结合信息改造,将母婴设施纳入信息化一体平台,方便百姓使用。今年,宁波市又将母婴设施建设作为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继续全力推进。

活动特别设置了“推动家庭友好工作场所——雇主支持的婴幼儿照护”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企业社会责任专家程进主持,邀请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项目分析师刘頔、中国企业大学联系会主席贾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茅倬彦、ICTI玩具业责任规范项目主管江梅5位嘉宾,分析婴幼儿照护工作对社会、家庭、企业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

2021-05-19 王天奡 2021年“国际家庭日”中国宣传纪念活动在深圳举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90.html 1 “家和之道”支撑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6,6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