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两院士人生启示录:敢为天下先

袁隆平院士:热爱驱动

袁隆平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袁兴烈是东南大学的毕业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母亲是教会学校的高才生。虽然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度过的,但是父母始终坚持让他上学读书。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学农,也是缘于从小的热爱和兴趣。

袁隆平曾在一篇回忆学生时代的文章中写道:“我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郊游,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那个园艺场办得很好:有各式各样的花,非常美,在地上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一串串的葡萄水灵灵的……当时美国黑白电影《摩登时代》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都是水果什么的,伸手摘来就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人们接一杯就喝,十分美好。两者的印象在我心中叠加起来,使我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从那时起,袁隆平就坚定了长大学农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农也变成了他的人生志向。考大学时,他坚持选择农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私立相辉学院(现为四川财经学院)农艺系遗传育种专业。因为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所以他利用大量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中外多种农业科技杂志,开阔了视野。在广泛的阅读中,他接触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观点,也让他在杂交水稻领域方面的梦启航。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吃不饱饭是长期存在的问题。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在看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的饥困景象之后,袁隆平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不让中国人挨饿”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悄埋下。袁隆平奋斗一生、不断攻克科研难题,带来中国水稻单产一个又一个新高,从4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一直到2014年实现突破1000公斤。在袁隆平的贡献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走出国门,为地球上更多人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曾做客《面对面》节目时,记者问他:“到底是什么动力让您这样不断攻克难关,一次次提高了产量,您不觉得累吗?”袁隆平说道:“追求事业就是乐在苦中,农业科技工作是很苦的,整天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因为有希望,会出好品种,所以乐在苦中。如果没有希望,盲无目的,就不会有乐趣。”

袁隆平有两个希望: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一辈子离不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这句话成为袁隆平一生守护“大国粮仓”精神的生动写照。

吴孟超院士:梦想的力量

“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是吴孟超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印证了他为了梦想而不断“拯救生命”的一生。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幼年便随家庭前往马来西亚谋生。吴孟超在中学生时,爆发了抗日战争。海外华侨华人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点燃了青年吴孟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18岁的吴孟超告别了父母独身回国,经努力考入同济医学院。在战火轰鸣的年代,他选择步入行医的行列,希望能够凭自己的努力去医治那些受伤的同胞们。

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但那个年代的中国,肝脏手术被视为生命禁区,成功率几乎为零,一个患者被确诊得了肝癌,几乎就等同于死亡。几乎是从零起步,吴孟超进入了这样一个未知的荒原,成为我国肝脏外科主要创始人,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技术体系和学科体系。1960年,吴孟超主刀,成功完成中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梦想的种子一旦种下,信仰之火就永不熄灭。此后,他更是不断突破,带领同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肝脏外科界的难题,拯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巨大成就。

吴孟超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至今天,我们走的是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肝脏外科发展道路——那就是把握自身特点和现有条件,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坚持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同步发展,在借鉴西方技术理念的同时,敢于创新、勇于挑战。

在一期《朗读者》的节目中,96岁的吴孟超朗诵了《念你们的名字》,感动很多人——“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请记住,你们每一天所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这是怎样的权利!孩子们,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尽善‘人中人’的天职……”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这是2012年,吴孟超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颁奖词中的一句话,生动地诠释了“苍生大医”的精神。

(张惠娟综合资料整理)

2021-05-26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98.html 1 两院士人生启示录:敢为天下先 7,0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