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眼

再过十五年 我们来相会(之二十)

“第二课堂”里的故事

司晋丽

博物馆作为文化殿堂,是终身教育的场所。儿童观众在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怀着这样的好奇心,首都博物馆宣传教育与志愿者工作部首席研究员杜莹持续跟踪观察了15年。

她发现,4-7岁的儿童,喜欢发表评价性感受。看到铜牛,就说“太帅了!”面对盛世京师模型,他们会说,“这是大人物吧?”对一些精致的展品,说:“我喜欢。”还喜欢了解展品功能,“这个怎么用?”

在她看来,博物馆要引导儿童在追求真善美中,爱自己、爱世界,除此之外,还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首都博物馆曾策划过一次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画牛皮纸袋的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去展厅里找一个喜欢的纹饰,拿过来照着画。一个小女孩看上了凤凰纹饰,但她的母亲说:“这么短的时间画一个凤凰,怎么可能?画一个简单的就行了!”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家长做了让步。当小女孩将漂亮的凤凰画好时,获得大家的一致称赞,她也充满自信地对妈妈说:“您看,我真的行吧?”

而旁边的一对母女,因为妈妈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很感动地说:“妈妈,以后我都听你的。”她的母亲说:“妈妈以后再也不逼你弹钢琴了。”

前来首都博物馆参观的人群中,中小学生占了多数。杜莹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她曾一天接待过1000余名学生,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些中小学校的“第二课堂”。有些老师在进博物馆之前,会给孩子列一个单子,让他们在有限的一两小时内,去看完单子上所列的展品,并做完单子上的题。然而,当孩子们目不斜视,只能紧张地跟着快速行进的大队伍答题,博物馆对孩子的美育意义也大打折扣。

“今天观赏的文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阿姨,我不知道。”

“孩子连告诉我喜欢哪个展品的自信都没有,这就有点儿可怕了。”因此,杜莹呼吁,学校和家长,要给孩子们15分钟在博物馆里自由参观的时间。在这15分钟不被打扰的时间里,孩子们可以去自主地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博物馆里每天都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初中生,经常逃课,泡在首博展厅里。这引起志愿者的关注,在攀谈中,这个青春期的孩子盯着北京历史文化展厅中的开国大典场景,说:“我就想了解一下,新中国的成立真的如报纸上写的,那么来之不易吗?革命道路真的那么艰险吗?”得到志愿者肯定的回答后,这位男孩利用暑假,独自从北京出发,去看了上海的一大会址,到贵州重走了一段长征路,在自己内心有了答案后,重新返回课堂好好学习。现在,他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检察官。

“一些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情绪比较敏感,可能不被家长理解和尊重,这些情绪,需要一个场所缓冲和转移,他们在博物馆里会得到释放和疗愈。”杜莹说。博物馆这个“第二课堂”,每天都在发挥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作用。

2021-06-01 司晋丽 再过十五年 我们来相会(之二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355.html 1 “第二课堂”里的故事 7,3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