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有了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王菡娟)5月3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与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正式签约项目合作协议,围绕北京地区森林的生态系统修复、自然教育以及林业科技等方面开展工作,共同打造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基地,推动北京市引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据介绍,不同于传统的植树造林模式,此次项目更注重从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低密度造林、混交林改造等可持续森林管理方式,改善十三陵林场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今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恢复一片森林,不能只就木论林,多关注动物群落保育,特别是如何营造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构建完整营养级的健康生态系统是一个更加重要的维度。为此,项目在未来将继续通过人工干预推动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式,重建森林景观及食物链,从而促进林区内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修复,最终达成恢复林场物种种群数量、改善林场生物多样性不足的目的。

据介绍,目前,WWF在北京、云南和吉林开展了森林景观和恢复工作,通过了解食物链构成状况,分析各营养级之间的关联,以及动物种群和栖息地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形成保护性、恢复性森林管理措施,以完善现有的森林管理体系,促进森林和景观的修复。

2021-06-03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485.html 1 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有了新模式 7,4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