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健康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

守好眼健康 才有大健康

据国家卫健委去年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这意味着每两个孩子就有一个“小眼镜”。不少人认为,近视没什么大不了,戴个眼镜或做个激光手术就好了。实际上,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视的真正危害其实在于高度的病理性近视,是致残、致盲的首要因素。

在我国,近视防控的严峻形势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且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行动。2015年发表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2012年,由于各种视觉残障、视觉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高达5600亿元,约占我国GDP的1.08%。这样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近视防控也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内容,眼健康已经成为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青少年的高近视率与我国的教育制度密切相关,这也是我们近视防控的难点。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以追求名校、高薪酬职业为目标,孩子们的眼健康却被忽视了。而目前,我国教育的唯一衡量指标仍然是分数,因而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多考10分、8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以100度、200度、300度的近视为代价。并且,这种竞争压力已经从城市波及农村,尽管农村的近视患病率低于城市,但近视增长率却高于城市。

其实,教育不都是坐在课桌上的,在户外活动中也能穿插教育,并且这种教育更加重要。我们在教育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需要改革的空间,需要真正重视和落实素质化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我们在安阳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到6岁的时候,小孩有150度~200度的远视储备,他在小学阶段发生近视的概率不到1%;如果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远视储备没了,他发生近视的概率高达85%。这告诉我们,幼儿园是近视发展的源头,如果我们只看到中小学生看不到幼儿园,近视防控在源头上就没有得到控制。因而我特别强调,近视防控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到幼儿园和学龄前,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管控是近视防控的重中之重。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管控,视觉残障就解决不了。在医疗单位,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群体中,高度近视的管控特别是并发症的管控,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总的来说,近视防控的重点是幼儿园、学龄前管控远视储备,中小学管控近视的进展速度,大学管控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针对近视防控的难点,经过我们实验,证实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有效。但是,现在用在儿童青少年身上,有没有远期的并发症,在儿童青少年发育中会不会有潜在的危害,国家要批准这样一个药,还要做严格的临床试验。另外就是角膜塑形镜,它已成为近视防控中的重要器具。比如200度的近视戴一周可以不戴眼镜,它改变了角膜的形状和屈光力,达到了矫正近视的效果,现在还证明它对近视眼眼轴的延长也有控制作用。所以到目前为止,被公认的近视矫正手段,就是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这件事,最终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去。同时,我们还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哪些孩子有近视的易感基因,属于近视发病的高危人群,要开发出精准的预测模型,以对这些孩子和家长做指导,在他未来职业生涯的选择上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当然,我们通过表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有一天也可能找到干预近视发生的分子,但这确实是一个难点,需要大家来共同努力。

现在,近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国际上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给予了很高的希望。当然这因为近视不是欧美国家的重要问题,所以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希望我们在近视防控方面能够做出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陈晶 整理)

2021-06-09 陈晶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798.html 1 守好眼健康 才有大健康 7,7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