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调查研究

■ 委员观点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广西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关注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群体的权益保障工作,把保障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权益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工作视野重点关注,加强探索,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心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的良好氛围。

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强卫:

针对在“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快递外卖劳动群体,政府应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保障制度,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尔乘:

快递行业以计件薪酬为主,不少快递员为“多劳多得”,自愿加班,这里需要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为其设计一个细化的“加班费”配套办法,让快递小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

全国政协常委,东部战区原副司令员兼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秦卫江:

快递员凭本事吃饭,为千家万户服务,离开快递员,城市就会陷入一片混乱。给予快递员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多一份感激和认同,就少一些矛盾和冲突。

全国政协常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

快递业从事同样的民生包裹寄递业务,快递车辆可参照现行的邮政专用车辆标准,统一快递车辆标识,制定快递车辆标准,在邮政行业内实现同业同策,使快递车辆与现行的邮政特种车辆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

人工智能算法不会在乎交通规则,不会计算取餐、送餐、红绿灯等意外情况。制定算法的人,应更多尊重和理解外卖骑手作为人的属性,以及理解人的肉身并不等同于机器,血肉之躯都是会疲劳、易损伤的。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

企业需要完善用人机制、改善工作环境,为快递员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与保障。同时,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创新,形成智能化的快递网络,减少对劳动力的过多依赖。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

在“快递小哥”送完外卖后说声谢谢,在手机给他们点一个好评,下雨天打电话给他们说一声“慢慢来,别着急”……这些细节浓烈的是我们社会的善良底色,还有“仁者爱人”的境界和胸怀。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党组成员李守镇:

在快递行业人员基数庞大,存在监管难,分工不明确,保护政策落实难等情况下,建立统一的工会制度,不仅是有利于合理规划快递市场的高效途径,更是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提供有力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义兴:

针对快递业从业者流动性比较强的特点,首先应当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缴纳体系,转变人口管理方式,尽快实行由户籍管理向身份证管理的转变,减少户籍对于快递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明蓉:

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快递业发展现状进行制度设计及监管模式的创新,推进快递员外卖员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相关法律的制定,建立和完善快递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朱新力:

推进快递员的城市融入,需要重构快递员群体的职业和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引导快递员主动建立新的社会关系,重建社会资本,改变城市融入观念。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快递员外卖员劳动合同签订和“五险一金”缴纳的督察力度。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对快递员外卖员的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评估,对接单量、配送量进行控制和优化,完善配送绩效奖励考核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副院长李迎新:

亟须建立便于快递员外卖员所属弱势群体的诉讼机制和法律援助制度,使他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获得良好的司法救济。

2021-06-09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823.html 1 ■ 委员观点 7,82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