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半世纪未公布身份的党员

李军涛 许娜 本报记者 王有强

河南省开封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浓缩历史风云,流淌着红色基因。罗章龙、杜孟模两任建党早期北京大学和北京东城区委负责人,辛亥革命元老张钫、革命党人李瑜如、李俊甫,爱国将领张轸,忠诚不渝的革命战士胡万杰,革命烈士李萍、郭向新夫妇等都曾先后居住于此。

双龙巷64号,就是杜孟模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战争时期曾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封的地下秘密工作站,如今是杜孟模故居纪念馆,成为开封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杜孟模是中共早期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却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杜孟模,字宏远,1904年生于河南杞县,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曾在北京、济南、开封等地开展和领导民主革命、抗日救亡活动,长期以教育工作者身份从事大量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以后,杜孟模在开封高中任教,之后数年留在开封开展地下工作。一二·九运动爆发时,杜孟模冒险组织开封高中教师声援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他在进步学生中组织党的外围团体“社会科学读书社”,并在双龙巷家中宣传革命真理和党的抗日主张。在他的教导下,一大批进步学生包括其兄弟姐妹都从这里出发奔赴根据地参加革命。双龙巷内的这座“大学教授寓所”还经常秘密向豫皖苏区党委提供重要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孟模回到开封。解放战争期间,杜孟模领导参与了河南大学进步师生的“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革命运动,指导学生创办进步杂志。1945年8月到1946年7月,杜孟模任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副教授;1947年3月,根据党的指示,杜孟模与王毅斋、李俊甫、卢志国等共同组织成立了河南省民盟地下支部,开展民主运动,并秘密向豫皖苏区党委提供情况,为配合开封和河南解放作出了贡献。

1948年10月25日,开封解放后,时任开封市委书记吴芝圃来到杜孟模家。杜孟模和吴芝圃是老同学、老同事。从杞县老家读私塾到开封二中上新学,从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到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两人一直战斗在一起。

吴芝圃被请进堂屋,两人单独谈话。杜孟模提出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何种身份工作,吴芝圃略加思考后说:“还是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对新政府建设比较有利。”

从此,杜孟模遵照组织的意见,一心一意地当好“民主人士”。子女都不知晓他的这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组织安排,杜孟模的工作虽多次变动,但一直没有离开教育事业和统战工作第一线。他注重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人品和道德,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道路,从事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近20年,教学成果显著,桃李满天下。杜孟模历任开封高中校长、河南大学教授、开封市副市长、河南省数学学会理事长等职。1956年,他任新乡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副院长兼教务长,1958年调任郑州大学教授,1959年当选为民盟河南省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和河南省政协副主席,1964年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是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双龙巷杜孟模故居纪念馆,展示了杜孟模一生的杰出革命贡献、生平事迹及物品:政府红头文件、教学备课讲义等。让社会各界人士可以详细了解到杜孟模的一生,同样也是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展示物品均为杜孟模、段子彬夫妇及亲属后代的珍藏,包括夫妻二人生前的衣物用品、工作手记、日常生活照片、政府文件、学术著作、教学备课讲义,同时也包括了杜氏家族诸多名人的珍贵历史资料。

故居门楼主体呈现蓝灰色,砖木结构,其造型和饰面极具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特色,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它的门楣。古时的门楣大多标注主人家的姓氏或身份,但杜孟模结合时代的发展,门楣只是精雕了“平安”二字。

2021-06-10 李军涛 许娜 王有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886.html 1 半世纪未公布身份的党员 7,88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