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晋丽
6月,是属于孩子们的季节。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六一”国际儿童节当日正式实施后,6月8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发布,从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学校保护工作、加大社会保护力度等6个方面加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条款。未成年人保护这张网,织得又密实了些。
人们常常将青少年的未来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从而对他们赋予了无限热忱的期待。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关于虐待、校园暴力、抚养问题、性侵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热点痛点。
每个孩子都是稚嫩的花儿,需要家庭的精心照料,需要社会的善意呵护,唯其如此,才能茁壮成长。家庭作为第一监管方,万不可放弃教化之责,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阳光自信、与家长进行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意见》将民政、司法、卫生健康等部门一一纳入,使各部门的任务更明确、更细化,例如,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施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暴力伤害案件一站式取证保护机制、加大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公益诉讼等,从社会层面为未成年人构建了实实在在的保护墙。
《意见》还有一大亮点,即推动形成以家庭监护为主体、以监护支持、监督和干预为补充、以国家监护为兜底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体系,切实当好未成年人的国家监护人。“国家监护人”,是国家对“花儿”们的承诺,传递着温爱,流淌着关怀。
此外,从未成年人本身出发,我们还应推动法律知识进课堂,令孩子们学会约束和保护自身,而不是犯了错浑然不觉,或者遇到侵犯一忍了之。同时,学校和民政部门也需多合作探讨,制订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的心理疏导方案,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给予及时恰当的德育和美育引导,让积极、活泼、上进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