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启杰
“11个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5.3%GDP、20%固定资产投资、35.7%税收收入、51.9%进出口额。园区在我省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海南省发改委通报,自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挂牌以来,11个重点园区今年一季度,各项指标实现“开门红”:营业收入2048.74亿元,同比增长133.2%;税收150.27亿元,占全省同期税收收入的40.6%;新增注册企业5333家(累计已达44232家)。
园区已成为海南经济活动的主战场、政策落地的先行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制度集成创新的试点区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20年,海南省政府统筹安排各类资金261亿元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度增长46%。截至2021年4月底,11个重点园区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430个、新开工项目46个、完工项目49个。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技术平台进一步完善,园区产城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显著提高。海南11个重点园区去年实现营收5067.82亿元。
而在2018年,全省重点园区实现增加值仅占全省的13%。面对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港)的新形势,如何结合海南实际情况,探索符合自贸区(港)建设要求的园区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成为海南省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2019年,海南省政协把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列为当年重点调研课题,成立以省政协主席毛万春为组长,省政协有关专委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省发改委、工信厅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当年5月21日至25日,调研组先后赴海口、澄迈、琼海、东方、洋浦、三亚等6个市县(区),实地调研了8个重点园区,走访了20多家企业,召开了10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市县、园区负责人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
之后,省政协召开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调研报告征集意见座谈会,参会的100多人对调研报告研究论证、打磨锤炼。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全面梳理了全省园区在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所在,结合海南实际,提出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尽快做大外贸体量、科学规划园区、量身定做一园一策、园区试行优惠税收政策、加快重点园区立法授权管理、大力引进专业型人才、统筹五网基础建设”等8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省政协的调研报告得到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的重要批示,调研报告分送给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阅。不久后,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案》《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文件。
2020年12月13日,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从园区设立、运营管理、政策扶持、业绩考核等四个方面,全面推动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办法》指出,海南将设立省级园区发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将极简审批依法优先在园区推广适用,推进园区综合审批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向园区下放审批权限。同时,支持园区利用自贸港“原产地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海南园区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