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赵季平音乐创作的内在精神

赵季平(左)与王次炤合影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首发式

王次炤

■ 精彩阅读

1981年,赵季平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西安开始了他创作生涯的重要阶段。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40多部影片作曲,其中《红高粱》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获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孔繁森》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水浒传》获第十六届“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嫂娘》获第十八届“金鹰”奖最佳音乐奖,等等。赵季平可以说是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囊括了国内最重要的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赵季平,1945年8月生于甘肃平凉,196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1970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干部进修班,1981年毕业后回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1985年任副院长。1991年调入陕西省歌舞剧院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音乐学会会长,2004年当选为陕西省文联主席,2008年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2009年,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赵季平当选为协会主席,2015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2018年获聘西安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

赵季平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但他的音乐经历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他经历了“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活,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了整整3年;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时期的文艺体制改革,他是这项改革的参与者和领导者;他更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音乐艺术蓬勃发展时期音乐界的领袖和中国音乐创作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艺术教育日益发展、人才辈出的时代里中国艺术大学的校长。赵季平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艺术教育的复苏、建设和发展;经历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音乐创作从低迷走向国际化道路的每一个节点;经历了这40多年中国文艺舞台蓬勃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当然,也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目睹了新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毫无疑问,赵季平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见证人。

1981年,赵季平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西安开始了他创作生涯的重要阶段。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40多部影片作曲,其中《红高粱》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获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孔繁森》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水浒传》获第十六届“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嫂娘》获第十八届“金鹰”奖最佳音乐奖,等等。赵季平可以说是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囊括了国内最重要的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赵季平的创作体裁极为广泛,除了电影音乐外,他还创作了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舞剧、民乐合奏和歌曲等。创作题材也极为丰富,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既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有体现人类和平的宣言。赵季平的创作反映了一个时代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进程,它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音乐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音乐走过了一条从中国视野走向国际视野,再走向中国视野下的国际视野的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音乐思维进入中国音乐家的思维空间,中国音乐界开始学习和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音乐。从某种程度上讲,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应该是一种国际化的追求,但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才是真正的出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音乐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固然成果累累,但也同样留给我们许多反思。赵季平的音乐创作正是体现出中国视野下的国际视野,在充分保持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用一种全新的中国式的音乐思维写出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音乐篇章。可以说,赵季平的音乐创作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音乐反思的最好答案。

赵季平经常做的功课是一边采风,一边钻研国内外音乐大师的总谱,细心研究他们的音乐语汇和创作技巧。他曾经这样说:“一手伸向传统,学习民间艺术;一手伸向世界,借鉴国际音乐的优秀成果,这就是我今天的创作状态。”他还说:“我要用中国音乐的‘母语’与世界对话。”赵季平不止一次地这样袒露自己的创作心路,并以他的身体力行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其他作曲家。

赵季平在《第一交响乐》中运用西方现代序列技法和九声音阶的思维,在电影《红高粱》的配乐中运用音块的音响表现,但这些现代西方作曲技术的运用始终是在“中国音乐的母语”中表达出来的。所以,他的创作始终体现出中国视野下的国际视野;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用中国音乐的母语与世界对话。”

赵季平的音乐是用民族的语言表达人类追求永久和平的大爱。他的音乐是一种境界,是一腔热血,是一种无限宽阔的胸怀。这种炽烈的情感表达在他的两部协奏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极其辉煌的巨作,但它并不是简单地通过音响的渲染表现音乐的气势,而是用无比真挚的情感表达,用音乐直抵人心,把最温暖的拥抱传递给人们。赵季平对这部作品做了这样的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友好的,充满爱的民族,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来表达大爱。这部作品的副部主题也有灵动的、戏剧性的元素,但核心还是围绕着大爱,因为任何美好的东西都要通过追求才能达到,所以我定义这部作品的核心就是,人类追求永久和平大爱的主题。”

赵季平老师的另一部协奏曲《心香》是根据同名电影配乐改编而成的二胡协奏曲。《心香》表现的是人间亲情,音乐极为感人,即使离开电影画面所展示的动人情景,也能感受到这份至深的情感。这是一种普通人的情感,是在最朴实的情爱中所体现的一种大爱。赵季平老师说:“在情感上,我与普通百姓和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我知道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这些情感成为我所珍视的,并且在我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这正是一种与人民的心相连的超越的大爱。赵季平的音乐充满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

赵季平常说:“你要对自己的音乐无比热爱,要有文化自信。同时,要对外来的东西深入学习,然后结合起来,但又不能一结合就变成外国的了。结合以后要变成中国的,把它真正‘化’为中国的。”他还说:“民歌本身就是在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发出的一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它有爱,有恨,有对生活的赞美,这些感触都是从我深入农村和当地老百姓沟通中形成产生的。在艺术上,我与民族音乐的血脉贯通了。”赵季平的音乐从形态、观念和思维方式上都贯穿着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音乐的血液浇灌着他的每一部作品,并赋予它们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人们常说,艺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赵季平却进一步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他认为,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音乐创作必须要解放思想,对外开放,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音乐。

早在1996年,在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满彻的推荐下,赵季平作为唯一一位受邀亚洲音乐家赴瑞士参加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音乐节上,两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阿兰·米勒率摄制组拍摄了纪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在这部影片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赵季平是最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这一评价也是源于赵季平一贯坚持的信念,他认为:“你必须爱你自己的东西,你就是要用自己的东西去征服世界。”

赵季平老师是我国当代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充分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艺术和文化的精神高度。他不愧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界的一面旗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举行“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首发式具有特殊的意义。我衷心希望赵季平老师的音乐作品,成为推动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文章为作者根据在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首发式上的发言整理)

2021-07-12 王次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297.html 1 赵季平音乐创作的内在精神 9,2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