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和化学农药在推动农作物产量提高上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要从种源上进行破解。
育成一个品种,最早从野生驯化成栽培种,从栽培种再培育成现在的品种,这实际是基因多样性逐渐丢失的过程。因为在育种过程,为了提高产量,丢弃了一些抗虫抗病的基因。因此,怎样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前沿知识,比较快地把这些丢掉的资源从野生种中再找回来,把找回来的模块再放到现在品种中,这就是最前沿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中国科学院的“分子模块”和“作物精准设计”战略性先导专项研究,挖掘新的分子模块,把模块用到新品种上,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同时把一些抗虫抗病的模块放进去后,能真正解决少打农药、少施化肥的绿色发展模式。这说明通过分子设计等前沿科技手段能够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为此建议:
一、持续重视农业生物基础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全国性协作网络,特别是将已经开展的全国种质资源调查与国家种质资源库的数据联网互通,提高其利用效率。
二、制定政策,引导绿色种源的推广应用,以绿色、营养健康为标志的绿色品种创制和生产模式,引导企业育种协同创新,加速绿色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