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吕萍
小暑时节,上海浦东世博展览馆。在此参与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采访报道,可谓不仅热到“烧脸”,而且忙到“烧脑”。
有人说,人成熟的标志是敢于走出一种思维,换个角度看世界。
那么,人工智能(AI)走到下半场的标志,又是什么?在本次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我们得到的一个答案是决策智能。它需要运用社会科学、决策理论和管理科学中的理论知识,来扩展数据科学,从而做出最优决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机器要学会猜想,传统计算体系要迎接冲击和重构,材料创新也要跟上……
天才猜想与机器猜想能统一吗?
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将依靠经验归纳、推理演绎和大数据仿真模拟,有规律地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另一些人则认为,人类历史上众多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与重大突破,是反共识、不可预测的,这源于天才的猜想,比如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以及爱因斯坦幼年幻想乘坐的那束光。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看来,机器也可以进行猜想,这同样有助于我们更早地发现科学规律的本质,以便于更快地探索和发现未知。
徐立认为,“机器猜想”的边界将通过产业应用来逐步验证,以自动驾驶的发展为例,从无人泊车,到封闭园区的无人接驳,再到开放道路的自动驾驶,就是一个通过应用数据定义技术的使用边界和规范的过程,从而逐步做到技术可控发展,更好地推动产业进步。
当人工智能和人一样“梦想”颠覆,人工智能的应用伦理与治理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了。而以国际视角看,“以人为本、可控、可持续”的技术伦理治理框架拥有广泛共识。
对此,徐立倡导,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工智能伦理观,在先进技术落地的同时,还要考虑行业变革的快速性,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找出不同治理框架下的发展平衡。
硬核科技突围不惧“冷板凳”
随着科创板风光一时无两,一批中国硬核科技公司也逐渐浮出水面。但硬核科技往往是科学技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要突破技术禁区,必须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气。
“近年来,由于一些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被外国公司‘卡脖子’,中国企业吃了不少苦头,这也倒逼我们重新审视那些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的硬核科技,靠模仿和复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图灵量子创始人金贤敏看来,人们正逐渐开始重视底层技术的重要性,其中,光学作为底层技术中的核心,更是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资料显示,今年5月,刚刚成立的国内首家光量子计算公司图灵量子,完成了1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也是国内量子计算领域最大单笔早期融资。
“虽然图灵量子今年才成立,但我们的团队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布局光量子计算芯片以及光量子计算机了。”用金贤敏的话说,光量子计算前景广阔,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计算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
“未来,我们将会陆续推出商用三维光量子计算芯片和商用超快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并以推出通用光量子计算机为长期研发目标。我们希望能够用量子计算为这个世界解决特殊难题,并且展示出它的优越性。”金贤敏这样表示。
原子层面材料创新为AI攒后劲儿
在默克显示科技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隋郁看来,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将从3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第一个趋势是人工智能的演进将愈发由数据驱动。当今世界的特点是跨行业和全球范围内加速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兴起只是这一背景下新兴的技术趋势之一。
第二个趋势是人工智能的进步将取决于原子层面的材料创新。材料研究在开发更强大的计算机芯片甚至新的计算架构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趋势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未来,将由电子领域的显示器和半导体更大融合来推动。
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又将对显示领域和芯片领域技术的革新趋势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隋郁表示,由于视觉占人类感知的80%,因此在今天,显示仍然是人类与数字世界之间最重要的接口。未来,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的一个趋势是融合。而机器学习也依赖于半导体和显示技术的融合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