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人工智能技术到底要向何处去?

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最终还要服务于人

节卡MiniCobo协作机器人

本报记者 孙琳

7月10日,为期三天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落下帷幕。百余场论坛活动,300多家参会厂商,共同展现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

展会上,炫酷的人工智能新科技让观众应接不暇:来自“B站”(哔哩哔哩网站)的虚拟主持人和大会主持人一起为观众来了一场“脱口秀”;“商汤闪存柜”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轻松实现物品存取;无人咖啡店的机器人能让你喝一杯现磨咖啡;迷路了还能找智能“魔镜”问路……

展会外,人工智能的话题更是频频燃爆。根据苗建信息监测数据显示:7月8日-10日,全网涉及人工智能大会信息共计211662条。微博多个热门话题标签累积阅读量近9亿,短视频平台智能大会热门话题视频播放量近1.6亿。

一场行业盛宴,不仅集中展示了当下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也让业界对行业未来发展有了全面的思考。特别是作为人工智能(AI)领域创新主体的企业来说,在AI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突破,同时也对AI的未来有了最新的判断和创新方向。

▲将继续保持加速度

“十四五”规划提出,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特别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其中“新一代人工智能”排在前列。

那么,为何人工智能会被排在前列?

对此,腾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袁豪磊表示,人工智能在所列技术中被首要提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在重要性上的优先级。而这种优先级正是源于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前沿技术,适合与其他技术领域结合、深入并改变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从而使得人工智能得以支持“十四五”规划中的多项工作目标。

有专家就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是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项可能引发经济社会重大变革的技术创新,不仅关系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进程,更会引发国际竞争格局的调整。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在人工智能研发、投资、应用等领域发力。据公开数据显示,仅2019年就有16个国家新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5个国家更新了人工智能战略。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几个发达国家,纷纷将人工智能发展置于国家战略重点。截至去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1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而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也发展迅猛。截至去年底,我国产业规模为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5%,超过全球增速。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中国已跻身第一梯队。就在刚刚闭幕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治理论坛上,最新发布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已经升至第2位,仅次于美国。

“人工智能无疑会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进程,将给交通、金融、工业、能源、媒体等行业带来数字化升级的新思路和新解法,甚至已经开始重塑行业面貌,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如是说。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若按这一目标,这就要求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期间增速保持在20%以上。可以预见,我国人工智能仍将保持高速的发展。”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贾昊表示。

▲企业仍是赛道“主力军”

赛道已经开启,那么如何才能跟得上“加速度”?贾昊认为,人工智能企业是当仁不让的创新主力军。事实上,在此次展会上,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

在腾讯的AI游戏展区,体验者可以与围棋AI“绝艺”进行围棋技艺的互动比拼,体验AI在围棋上的应用能力;在腾讯的AI数字互动展区,体验者只需挥笔写下心之向往的上海地标,便可置身于上海街区中感受外滩的活力与喧闹;在腾讯的微信AI展区,参观者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现场与腾讯小微交互,来使用音乐、视频、社交、天气、智能家居等技能。

百度的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则在此次大会上入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2021 SAIL奖(Supe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TOP10榜单并荣获“SAIL之星”奖项。

在节卡机器人的展台上,机器人咖啡站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咖啡站正在展示无人化管理,协作机器人正在轻松实现后台指令动作,自动实现手机扫码下单、机器人咖啡制作、机器人咖啡传递等动作,安全、卫生,同时又具有科技感和观赏性。

“节卡机器人作为协作机器人行业领先者,当前阶段已实现协作机器人与人混线生产,并广泛在食品乳业、化纤、汽车零配件、小家电、3C、锂电池、新零售、医疗器械等行业成功应用。随着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升,下一阶段公司要继续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突破人机混合智能,实现人机共融。”节卡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融合声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服务商,也在创新的道路上不停探索。

“声智正在用Azero壹元人工智能开发框架构建智慧数字世界,面向智慧健康、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等领域,提供‘端边云’一体的智慧终端、技能软件和智慧服务。作为多技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平台,SoundAI Azero将解锁新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以实现更灵活的智能,与更先进的云端声音、图像和语言、服务做集成。”声智科技董事长常乐告诉记者。

不过常乐也表示,创新需要技术的长期积累,但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时,还要实现“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转化,才能真正让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实现应用。这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说,则需要一定的毅力与耐心,还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触景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肖洪波也深有同感,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很明显感觉人工智能已走过初创时的浮躁期,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同时,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智能经济的发展。

肖洪波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企业更需发挥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加紧创新探索,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触景无限科技也一直在探索,如我们正在基于全景视频展示AR、智慧灯杆、非侵入式能源管理、楼宇/园区防控系统四大块,打造触景无限智慧园区全感知方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南京未来科技智慧中心等项目。”

除了头部企业,大量人工智能企业更多集中在应用层,已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我相信,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还会催生新的产品与模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重构。伴随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场景的铺开,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常乐说。

▲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是“服务于人”

全球首发、中国首发、展会首秀……这往往是每一场盛大展会的吸睛法宝。但在这届展会上,在被各种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电”到的同时,展会内外也开始冷静地思考,受访的人工智能企业也在频频谈到,不断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到底要向何处去?

“人工智能的最大价值是‘服务于人’,让衣食住行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智慧化供给,让生产要素实现‘以生产者为核心’的智慧化匹配。AI与云的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从实验室的‘象牙塔’,走进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场景。”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给出了他的答案。

李彦宏对此也表示认同,“人工智能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技术只有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产生更多的正向价值和贡献,才真正有意义。”

“未来,‘人机共融’将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趋势。人的角色依然是定性、判断的决策者,负责监督控制和任务安排;机器则从定量计算推理升级为模仿判断决策,具备模仿学习和容错能力。为了更多解放人的能力,节卡机器人一直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实现产品迭代,但最终追求的也是以技术服务人,不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盲目追求。”节卡机器人负责人表示。

北京智启图瞳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东兴也表示,我们正在联合各院校机构,结合整合自身技术资源,继续在AI算法的小样本训练、自监督学习、轻量化、精度、泛化能力以及感知层数据融合上加大投入力度。但这些技术探索,最终也是要解决行业应用问题,帮助行业和用户,解决算法在应用过程中水土不服,工程化问题多、落地难的问题,努力开辟基于AI技术为核心的、能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而人工智能要实现服务于人的最大价值,则要真正实现AI技术的“可知、可控、可用、可靠”,归根到底还是人工智能“可信”的问题。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信AI论坛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促进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倡议》,倡议提出,坚持技术向善,确保可信AI造福人类。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产业落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在‘信任’方面暴露出风险隐患,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危机’,如算法的难以解释、算法歧视、数据隐私安全泄露等。此时提出倡议很有必要。”贾昊建议,未来可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工作,推进从伦理约束、技术应对和规范立法三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服务于人。

2021-07-16 孙琳 人工智能技术到底要向何处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509.html 1 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最终还要服务于人 9,5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