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让青年在乡村“留得住、有未来”

——“小鹰计划”10年公益探索之路

友成基金会供图

本报记者 顾磊

大学刚毕业,魏浩龙就在大凉山地区昭觉县的一个村庄驻扎一年。他既不是大学生村官,也不是支教志愿者,而是一只“小鹰”——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简称“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的学员。该项目支持有志向的青年沉潜乡村,用一年时间开展社会实践,超越自我、认识社会,成为行动力和影响力兼具的人才。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和思考,魏浩龙决定为村民们修建一个公共厕所。他通过互联网众筹、联系基金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历尽艰难,用了3年时间才最终达成了目标。

这段时间的历练,让魏浩龙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他决定以公益为志向,如今已成为友成基金会乡村振兴项目的项目官员。

与魏浩龙同期的“小鹰”陈止妮,在2017年9月来到贵州省一个叫作“苗兰”的侗寨,用一年时间陪伴乡村教师。

一方面,乡村学校缺乏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陈止妮发现乡村教师们大多有业余兴趣和特长。她与老师们共同开展了8个师生互助兴趣社团,与学生一起画画、做手工、跳舞,老师产生了成就感,孩子们的身心也得到了发展。

“小鹰计划”自2011年启动至今,累计吸引3500余名青年报名,录取了220名学员,分别来自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其中160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小鹰”们投身全国13个省(市区)20余个县市的广大农村,累计提供志愿服务30万余小时,对农村地区的生计发展、教育创新、文化保育、社区营造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小鹰计划’是一个没有安排就业、升职、涨薪等实际回报的志愿服务项目,但又是一个将青年作为直接受益者的项目。”友成基金会副秘书长李佳琛告诉记者。

这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公益项目。所谓“见天地”即接触真实的社会。沉潜乡村,意味着“他们不是从手机上看乡村,而是真的到当地去看世界。”“见众生”即与乡村各群体打交道,了解他们的价值观、理念,建立与他们的关系。“见自己”则是在行动中触发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也是最难的一环。

在大凉山的村庄,魏浩龙走访调研中发现了农产品销售、民居改造、交通与卫生设施完善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次,他在家访途中爬上一个山头,眼前是无穷无尽的山头。他感叹:“乡村发展的问题就像这些山头一样千头万绪。”

按照“小鹰计划”10周年项目评估报告总结出的阶段性特点,学员们满怀热情地度过“预热动员阶段”后,就会进入“挫折体验阶段”,会产生类似魏浩龙一样的迷茫感,“如热铁进入冷水般被迅速降温”。因而,“小鹰”们不乏中途退出者,但如果能挺过这一阶段,就能进入后面的“帮扶支持阶段”和“进阶发展阶段”。

同样入驻大凉山彝族村庄的小鹰学员刘晓明(化名),尝试将自己所学的社区营造理念应用到乡村发展过程中,然而,入驻项目点不到一个月,他就被复杂的现实环境和个人专业能力不足等因素打败,“我深感自己所学的那点知识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也害怕自己因能力不足而陷进当地复杂的事务中无法自拔。”

挫折是最好的老师。“触底反弹”后,刘晓明坚持参与完一年的项目,带领乡村孩子们开展文体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认识到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当地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另外,青年人应更多地关注乡村发展,多为农民做点事情。”

那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

“小鹰计划”实施10年。项目每年选拔20-30名学员到乡村实践基地开展生计改善、教育发展、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工作。项目为“小鹰”们持续提供生活补贴、能力培训、导师陪伴等支持。李佳琛告诉记者,项目每年资金投入约100万元,10年累计超1000万元。

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超过96%的学员表示“这次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生活依然产生重要影响”。“小鹰”的公益价值理念也得到较好激活,约77%的学员表示,项目让自己“更加热心公益发展,更愿意帮助别人”;近87%的“小鹰”表示自己“更富有责任心,会考虑社会利益了”。

公益价值理念的激活还体现在更深层。问卷数据显示,小鹰学员在项目中明显感受到被激活的、排在前两位的价值理念分别是“理解”和“尊重”,其次是“创新(智慧)”“宽容”“友好”和“平等”。

“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应该更多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所贡献的人。”“小鹰”学员黄伟(化名)说。

第三方评估报告还认为,经过项目历练后,“小鹰”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人生定位愈加开阔。此外,他们在陪伴自己的导师身上找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耐挫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个人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据统计,这10年来,“小鹰”们先后自主发起100多个公益项目,40余家地方社会组织提供了支持,服务4万名以上的乡村居民和儿童。“毕业”的学员中,有超过30%的人在社会创新领域工作,成为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的创始人或骨干力量。

如何让青年在乡村创造价值?

在捐建一个乡村厕所的过程中,魏浩龙感觉到了向企业和基金会“化缘”的艰难——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他联络了三四十家机构,多次碰壁后才幸运地得到了广东省一家基金会的支持。

参与完“小鹰计划”项目后,魏浩龙在友成基金会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项目点参与建设。结合自己的经历,他认为,让青年在乡村“留得住、有未来”的关键有两点。

首先,要有激励机制,让青年的未来发展有空间,“例如,提供相匹配的待遇,或者让参与长期建设的青年在当地合作社持有一定股份,从而获得一定的回报。”

其次,要有支持机制。下乡青年应获得当地村民的平等对待和尊重,并且有外部资源的支持,“靠单打独斗是很难做成事的。”

10年来,参与“小鹰计划”的年轻人也在发生变化。最早的是“85后”,如今已接近“00后”。李佳琛说:“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更有个性和自主性,不那么愿意服从安排。但如果要做的事是他们想干的事,就能干得很好。”

在人才被视为乡村振兴“第一资源”的当下,“小鹰计划”也在自我调适和继续优化。李佳琛说,下一步将注重发挥年轻人的特长,在设计推广、做活动、搞传播等方面帮村民解决问题,“在乡村美学、乡村艺术、旅游推广等方面发力,利用年轻人社群优势带来的流量,把村庄推广出去,让他们成为链接城乡的桥梁。”

2021-07-20 顾磊 ——“小鹰计划”10年公益探索之路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704.html 1 让青年在乡村“留得住、有未来” 9,7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