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晨霞 通讯员 田荣峰 邱飞飞)“目前我国海洋碳汇总量还不是很清楚;与林业碳汇相比,海洋碳汇评估、核证等方法学研究还比较薄弱;海洋碳汇的交易体系还未建立,应积极推进研究和实践……”7月16日,深入调研了关于海洋碳汇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后,民盟青岛市委会建议,进一步加强海洋碳汇资源的调查、评估和核算方法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出台相应的调查评估规范和标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海洋碳汇事业发展。
与陆地上的“绿色碳汇”相对应,海洋碳汇又称为“蓝色碳汇”,简称“蓝碳”。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岸带的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进程及其影响。
为了科学地衡量海洋碳汇经济价值,促进海洋碳汇市场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民盟青岛市委会建议加强对海洋碳汇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系统地评估青岛全市“蓝碳”储量,探索将海洋碳汇纳入碳交易市场,选择试点地区实施海洋碳汇项目交易。
同时,民盟青岛市委会建议重视人工增汇,推进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等海洋碳汇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促进恢复已退化的海洋碳汇生态系统,提高其储碳能力和交易价值;管控入海陆源污染物,缓解近海富营养化,提高近海海洋环境质量,提升海洋微生物碳泵的储碳效能;鼓励生态养殖,如实施立体生态化养殖、发展海洋牧场等;发展海洋地质碳封存技术,开展相应的研究及实践,鼓励发展滨海生物质能源产业。
海洋碳汇项目发展的政策体系又该如何保障?民盟青岛市委会认为,资金支持是基础,要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有关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进入海洋碳汇领域,拓展碳汇工程和项目的资金来源。建立海洋碳汇产业引导基金,引导海洋碳汇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拓展涉海企业融资渠道。其次,将海洋碳汇的发展与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相衔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弥补增汇减排可能带来的损失,促使企业和公众积极加入海洋碳汇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