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文博 本报记者 凌云
一个信箱、一本留言簿,一面民声墙,这是重庆市铜梁区“解忧书屋”委员工作站去年3月刚面世时征集民意的原始方法。这个本意是想将委员读书活动与“渝事好商量”结合起来,打造委员履职新阵地,矛盾纠纷调解站、社区居民心灵驿站的“解忧书屋”,却在开创之初就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从“坐等”民意到“收集”民意
身处巴川街道正街社区商业步行街的解忧书屋每天客流量逾千,可留言者却寥寥可数。民意何处寻?经营了36年实体书店的工作站站长银代明委员意识到,民意收集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在综合了区政协联络委意见并考虑防疫因素后,银代明把目光投向了网络——他联合专业团队,建立线上解忧书屋微信群,开展免费教学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很快拥有了一大批师生、家长粉,每天在线讨论人数逾百人。于是,银代明开始在群里搜集关于课外辅导如何规范管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贫困学生帮扶路径等社情民意。
随着防疫形势好转,银代明每月邀请1名文化、教育行业的政协委员到书屋开办线下委员讲堂,主动承接区政协“与书为伴·悦读悦享”读书活动,还联合民主党派、高校开展诵读、图书漂流、赠书活动……
“每次来收获都很大,今年初我还把家长们反映的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作了政协大会发言。”来自文化艺术界别的张凤鸣委员说,自己的很多社情民意都是在解忧书屋收集到的。
功能升级,汇聚力量解民忧
但随着搜集的民意增多,书屋的“解忧”能力开始变得有些力不从心。银代明发现,很多烦心事并不是靠一场讲座、一次分享、一条社情民意就能解决。比如步行街商业体噪音扰民、老旧小区年久失修的漏水管扯皮……这些都需要大家坐下来商量着办。而让银代明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想法竟和铜梁区政协打造“家门口商量”平台的思路一拍即合。
解忧之力从四面八方汇聚,政协组织、民主党派、慈善会、社工组织……但谁能将满天星聚成一团火?一次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联席会,让银代明找到了答案。“去年10月,区委组织部在正街社区一老旧小区内打造了居民议事厅,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都可以商量着办,这不正是解忧书屋可以做的吗?”银代明说,会后,区政协秘书长、机关党支部书记朱华友当起了书屋和社区两个党支部的联建“红娘”,通过坚持基层党建引领,把书屋纳入社区网格联络点,打造成了集“基层协商+文化服务+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委员工作站。
有了红色力量的注入,解忧书屋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里是居民管理公约、智能化社区打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的商量会场;是街坊邻居读书学习的红色阵地;是社区“一老一小”七彩素质课堂的户外实践基地;是新增的“四点半课堂”,还是环卫工和快递小哥歇脚的爱心驿站……
一年多来,重展笑颜的解忧书屋已经接待群众500余人,开办“线上+线下”的家门口商量、公益宣讲、读书分享、心灵沙龙逾330场次,化解矛盾纠纷60余个,协调捐赠书籍、物资等折合人民币近500万元。
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同一个方向,也汇聚起更多的干群力量:担当红色导读员、民情信息员、义务调解员、少云志愿者……“微光成炬、聚沙成塔,如果人人都为社会解忧贡献一份力量,那么人人也都能成为解忧书屋。”朱华友对解忧书屋的成长给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