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放翁家训》:

后生之药石

王杰

《放翁家训》原名为《绪训》,正文共有26则,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给子孙的家诫家训。该家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大概是在陆游44岁时创作,后一部分大概是陆游80岁时所写。《放翁家训》在宋代家书家训当中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因为此书是陆游根据个人的真实经历及一生感悟撰写而成,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上具有独特的道德引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内涵即告诫子孙后人一定传承清白廉洁的家风,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一心耕读成为正人君子。

陆游的一生恰逢北宋灭亡之际,他在年幼时就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一生创作的诗歌非常多,内容颇为丰富,今存9000多首,并著有《南唐书》《渭南文集》《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等著作。陆游的诗词语言平易顺畅、章法整饬谨严,同时包含李白的雄放与杜甫的郁悲,特别是他充满爱国思想的作品感人至深。

那么,《放翁家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节选这部家训中的部分内容,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放翁家训》内容接近遗训,就像是老人在向后辈有条不紊地交代后事,其中关于丧葬的有11则,包括怎么购置棺材、书写墓志铭、丧礼仪式、墓木、守墓僧等等。除此之外,其他内容共计15则,主要内容为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教育后代等。《放翁家训》回顾了陆氏祖先唐代六人为辅相,到了宋代又有公卿的家世,从而讲到教育子女、齐家治家的重要。陆游提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告诫子孙后代在修养、为人、处世、生活、经济、求学等方面应有所注意。并且以“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为耻,不要与贵达之人亲近,不要追求高官厚禄,不要以官势高位欺人;不要因为衣食而做市井小人之事,最好是以从事农耕为上策;还要注意戒奢侈、戒贪、戒轻薄、戒诉讼、不要杀生等,其中有很多经典警句名言。

陆游的《放翁家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一、要丧事从简,不要厚葬。

陆游告诫子孙说:“厚葬于存殁无益,古今达人,言之已详。”送葬不做“香亭魂亭寓人寓马”;“墓木毋过数十”,墓前不立“石人石虎”;墓铭“自记平生大略”,以慰子孙之心,决不“溢美以诬后世”。意思是说,丧事大办对于生人和死者都不好。这件事历史上明理通达的人都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棺材好不好都要埋在土里,丧事一定要从简,不要被别人的话影响。陆游的这些观点和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破除陋俗的良好风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的观念是一致的。

二、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陆游告诫子孙后辈不要贪婪,对待物质利益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他说:“世之贪夫,欲壑无厌,固不足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上的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欲壑难填、永远不知道满足,本来就不值得去费口舌责备。陆游想说明的是要保持内心恬淡,不图名利,加强修养,这样就不会变得贪婪。

三、要待人谦和,不分厚薄。

陆游还教导子孙后辈:“人士有吾辈行同者,虽位有贵贱,交有厚薄,汝辈见之,当极恭逊。”他说道,在我的同辈同道之人中,虽然有地位的高低贵贱,交往有厚薄亲疏。但是,你们这些后辈见到了他们,也都要极其恭敬谦逊尊重。就算是你们做了高官,也要做到请求位居其下。假如不能位居其下,就要去别的地方做官。

四、要耕读为本,不求官位。

陆游认为:“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陆游让后辈要坚持耕读,不追求荣华富贵。这是因为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中国农学、中国科学等,帮助知识分子更亲近和接近老百姓,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

耕读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认为学稼学圃是小人之事,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中提到的依杖荷蓧的“丈人”,曾挖苦孔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孟子也提倡将劳心与劳力分开,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在此之后,逐渐发展为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倡导“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瞧不起农业劳动和劳动人民;另外一种是宣传“耕读传家”,弘扬耕读文化,认为耕读光荣,大胆冲击儒家传统。在南北朝以后出现的家教家训书,很多都有耕读文化的影响,劝导人们要结合耕与读。例如,在《颜氏家训》中就有“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

五、要乐于读书,注重修养。

陆游说:“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这句话的意思是,晚辈中,那些才思敏锐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影响而学坏。假如有这种情况,父辈兄长们应当引以为忧虑,不能认为是欣喜的事。切记必须经常对孩子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练诵读儒家经典,训导孩子要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游手好闲、轻浮浅薄之人交往。

这是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从学习、品性、交友这三方面来熏陶“才锐者”,如此培育10多年,才能使他“志趣自成”。所以,孩子的道德品行要从小教育,不能只是让孩子们学习课本知识,而要先学做人、后学成才,学会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但是,子女的教育与周围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这部家训中,能够觉察到陆游对后辈的教育极为重视,他教育孩子不是追求“成功”“好工作”“车子房子票子”,而是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爱国护国,真正做到了爱民济民。他告诫后代,不可追求高官厚禄而要救济百姓。在陆游的言传身教下,陆游的两个儿子都成为著名的清官;他的孙子陆元廷,坚持抗敌、奔走呼号,积劳成疾而死;他的曾孙陆传义,与敌人势抗争,在崖山兵败、绝食而亡;他的玄孙陆天骐,在战斗中宁死不屈,投海自尽。

因此,陆游的《放翁家训》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流传千古,发人深思。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主要思想解读嘉宾]

2021-07-26 王杰 《放翁家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019.html 1 后生之药石 10,01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