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有一种力量,叫中国力量

人民政协报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杨岚 王亦凡 徐康辉

继郑州暴雨后,新乡告急。新乡辉县市因特大暴雨造成严重自然灾害,很多村庄被淹没,老百姓不得不离开家园,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新乡的灾情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援。

“10后”的“抗议”

在物资接收点之一的辉县市步云鞋垫厂,一辆辆大卡车拉着方便面、矿泉水、牛奶、火腿肠、蔬菜、药品等救援物资驶入厂房,现场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也有七八岁的孩子,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排成长龙有序卸载物品,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但却默契地配合着,你传我递,你运我摆。

“我力气大,我能搬动,我一点都不累呢……”在组织者劝阻孩子们量力而行时,一群“10后”争先恐后表达“抗议”。当援助车辆驶出时,阵阵掌声响起,热烈而持久,现场不时响起振奋人心的口号:“辉县,加油!中国,加油!”

据河南省新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7月24日,暴雨已造成全市11个县区116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71万余人,约占该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7月25日上午,记者乘高铁途经新乡路段,多处积水几乎没过铁轨,运送救援物资的货车在高速路段排起了长队,陆续驶向新乡。

在郑州街头,记者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组织正在进行灾后重建,抢险修电,消杀防疫,在各方支援下,城市已经基本恢复了原有的街容巷貌。采访中,当记者问起他们的名字,他们响亮地回答:“志愿者”。

扑在“路”上的养护人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郑州辖区新密市更是出现了历史同期首个特大暴雨,引发境内国省干线多处不同程度出现路基防护坍塌、路基路面冲毁或损毁。

面对险情,新密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副科长白晓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还未休完病假,不顾刚做完子宫肌瘤手术还未痊愈的身体,她就毅然加入防汛救灾队伍中。

一连几日,白晓平坚持不间断在路上排查险情。在发现道路损毁、路基防护坍塌、路基路面冲毁等公路灾害后,她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设置警示标志,迅速上报险情并尽快组织抢修。

20日,由于现场无人陪同,没有人知道白晓平生命最后的时刻发生了什么,根据她发给同事的视频显示,当时暴雨如注,洪水汹涌,夹杂着树枝、杂物奔涌而下,水深越过汽车轮胎一半,约30公分左右,情况危急。在发给同事“我被困”文字信息后,白晓平便失去音讯。经多方搜寻,当日19时30分左右,白晓平被寻到送医,20时左右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

“我们没有节假日,有人说,公路养护的这些人都有点傻,别人下雨天往家跑,我们下雨天往外跑,人家热天吹空调,我们都搁路上干活。”据白晓平同事、公路养护科科长郭战涛介绍,公路养护科每天至少在养护的路段巡逻一遍,通过卫星定位上传到APP上,发现情况要及时处理,像白晓平这样一心扑在“路”上的公路人还有很多。

“我们得保证老百姓的安全出行,不能让路上的障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在大雨里捡回一条命的一米八黝黑大汉、新密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柿树湾道班班长曲振峰讲起当天的事声音低沉而坚定,“今后工作还得继续干,而且要干好,要干出我们公路人的样子,如果再遇险情,我们依然义无反顾。”

这是25日当天,“豫你同行,共担风雨”采访小分队在郑州、新乡、新密等地听到的话语,这些灾难中的人们没有停下维护城市平安的脚步,他们和来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各方救援者,汇聚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叫中国力量。

2021-07-26 解艳华 杨岚 王亦凡 徐康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972.html 1 有一种力量,叫中国力量 9,9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