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传承伟大精神开启探索太空新征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完成的“两弹一星”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开创的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时代完成和正在建设的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任务和载人空间站工程,一脉相承、接续奋斗,正是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以来,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大型组合体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等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锻炼和形成了一支有力的跨世纪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载人航天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有益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已全面展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飞船、神舟十二号飞船相继成功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驻我国空间站。这一系列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信心。

我们中国航天员全部是共产党员,大家以自己的牺牲奉献和拼搏进取,生动践行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谱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飞天音符。对航天员来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绝不仅是口号,更真切地体现在现实的抉择、奋斗和牺牲中。2003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多事之秋。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过程中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一号”飞船返回落点偏离400多公里;8月22日,巴西在发射卫星时星箭爆炸,21名航天同行当场遇难。此时,正在备战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门召开了座谈会,最后变成了全体航天员的请战会,大家纷纷表态,“我们身为军人,本身就准备牺牲,风险是载人航天的正常现象,绝不动摇。”“作为航天员,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热爱航天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风险和牺牲影响不了选择和信念!”神舟七号任务中,翟志刚、刘伯明面对舱门打不开和轨道舱火灾警报的紧急情况,以“哪怕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坚强决心果断出舱,把中国人首次行走太空的脚步留在了浩瀚宇宙。神舟六号发射之前,聂海胜同志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他弟弟说:“哥,你就放心地去执行任务吧,咱们兄弟两个,一个尽忠、一个尽孝!”海胜在家只待了不到3天,就告别仍昏迷不醒的母亲,全身心投入备战,用任务圆满成功诠释了大忠就是大孝的精神品质。我们作为航天员,学习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就是要勇于直面困难,从不言弃,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就是要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将个人的付出与奋斗汇聚在伟大事业之中而无怨无悔。

回望近30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走过的历程,我深刻感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是党领导百年奋斗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展现了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磅礴力量。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畏艰险挫折,勇于拼搏奉献,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迈得更高、更远。

2021-07-29 杨利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160.html 1 传承伟大精神开启探索太空新征程 10,16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