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小凡“豫”见

我们,一起扛!

人民政协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郑州的暴雨停了,但灾害留下的伤痕还在。

我们即将结束郑州采访时,看到不少市民前往地铁站献花,与鲜花相伴的是人们写下充满哀伤的寄语。这是郑州人共同的哀思。

自然灾害看似凶猛,但经历过时间洗礼的河南人并没有倒下,一位位坚守互助,一句句温暖坚强,让我看到灾难中的人们迸发出的强大力量,闪烁着人性的大爱之光。

28日,我们到达开封市尉氏县水坡镇。水坡镇位于贾鲁河沿岸,又有东三干渠从镇中穿过。连降暴雨后,贾鲁河水位持续暴涨,东三干渠也出现汛情,这座小镇从一周前就面临着极为严峻的防汛压力,随时可能出现溃堤险情。

危险,随时会触发!

抵达水坡镇中心,我们看到街道两旁遍布着卖西瓜、辣椒的商贩,道路上不时有满载着救援应急物资的货车通行。这些物资的目的地都是水坡镇政府。经过登记、搬运和清点后,物资会被分配给下面的每一个村子。不停地有车进进出出,其中运送最多的就是矿泉水和方便面。

“大灾之后防大疫”,洪涝灾害发生后,水源容易被污染,如果这时用生水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饮用矿泉水或开水。还有不少车上装载着消杀用品,消毒剂、洗手液、驱蚊用品被一批批地发放到老百姓手里。这种急人之所急,设身处地思考灾区人民需要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捐赠。

暴雨导致水坡镇下辖的11个村庄被淹没,村民们被暂时转移到水坡镇一中和水坡镇三中的安置点。我们也跟随着水坡镇副镇长海鸥来到位于水坡镇一中的安置点。

走进大门,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救护车和身着白大褂的医生。安置点广场中心的电子屏上也滚动播放着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注意事项,时刻提醒村民们要有安全卫生防护意识。

安置点内,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们主要负责清理垃圾等工作,他们都是镇上的学生,不少人的村子也遭了灾。他们自愿报名成为志愿者,用稚嫩的肩膀为守护家园尽一份力量。

在村民们休息的地方,村干部正在为大家分配物资。有人前来领取物资时在手写的名单上打钩,分给他一提卫生纸和一套洗漱用品。

这也是基层工作者们在这次灾情中面对的重要考验。物资有限,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公平?有些村庄虽然浸水情况不严重,但村子里断水断电,根本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时,唯一的原则就是能够保障每个人的生活。

另一处考验,是几次险些溃坝的河堤。为了随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镇上的党员干部已经连续奋战了一周。中午,我们经过长长的堤坝,到达最危险的河段,这里堆起了几层厚厚的沙袋。

水位已经渐趋稳定,但险情并没有消失,根据天气预报,之后三天河南将再一次面临强降雨天气,大家不敢有片刻放松。

在大灾大难面前,人往往显得非常渺小。但我们始终信心十足,因为——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没有一个人会被放弃!

2021-07-29 王亦凡 小凡“豫”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163.html 1 我们,一起扛! 10,1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