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加坚实,也没有一种力量比党政军民团结更加强大。对于人民战争问题,古今中外军事家都进行了长期的思索和探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制胜思想,并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说,人民战争思想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人民战争思想承载中华文明积淀。中国古代先哲提出“民惟邦本”“民为君本”“民贵君轻”“攻战之本,系乎民心”等思想,都强调了民众对社会和国家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民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孙膑兵法》指出“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荀子提出“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汉代淮南王刘安认为“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这都深刻阐明了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历史上一些兵学论述也都说明了团结和发动人民从事战争的重要性,例如《管子》指出“与民为一体,则是以国守国、以民守民也”,《孙子兵法》中“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上下同欲者胜”等等。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国古代先哲大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观察和思考问题,对人民群众在战争中地位作用的认识,大多局限于抵御外敌入侵或扩大生存空间等特定战争需要,还不可能彻底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完全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就是人民战争思想的早期形态和历史渊源。
人民战争思想蕴含深厚理论基础。西方著名军事家若米尼在《兵法概论》中第一次使用了“人民战争”概念,指出:“只有是全民参加的战争,或者至少是在全民中精神振奋而决心捍卫自己独立的、占绝大多数的人参加的战争,才能称为人民战争。”克劳塞维茨在其代表作《战争论》中不仅使用了“人民战争”的概念,而且从“民众武装”角度对其作了详细阐述,指出“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因素”。他们虽然在战争实践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从理论上得出人民战争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战争发展走势的结论,但却仅仅把人民战争当作战争的一种斗争手段,没有揭示出人民战争产生和形成的真正社会根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人民战争的阶级本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观,即“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为了正义和人民的事业,战争指导者必须把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这种人民战争观点,揭示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在争取自由与解放的斗争中,运用人民战争这种形式去赢得最终胜利的基本方向。
人民战争思想闪耀真理光芒。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继承并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观,找到了战争的力量源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要进行革命战争,必须发动、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在《论持久战》又明确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等一系列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战争的客观规律、力量源泉和克敌制胜的精髓要义,科学系统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在无产阶级军事力量相对弱小的特定条件下,如何解决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性问题。
人民战争思想彰显实践伟力。人民战争思想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全过程,开创了无数战争壮举。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斗恶霸,使长期遭受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保田参军、支前参战,多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实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敌后建立和发展根据地,创新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开展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在物资极度匮乏、环境异常艰苦的年代,解放区百姓用最朴实的行动支援人民军队,“三大战役”支前民工高达854万。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举国动员、迎战强敌,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农工商学万众一心,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汇聚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钢铁洪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报名参军参战、踊跃捐献物资、不惜代价援战支前,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无论是举国之力研制“两弹一星”,还是八方支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无论是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还是全民抗疫共克时艰,人民战争的磅礴伟力都充分彰显。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真理永远不会改变,人民群众永远是我党我军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政法委原中将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