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通讯员 李健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只要政府足够重视,社会各界参与,一起商量、一起发力,一定能守住外卖食品的安全!”
“食品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安全大于天,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呵护食品安全……”
7月25日晚,广州市政协第三期“有事好商量”正在热议餐饮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餐饮行业商会代表、外卖平台代表等一起为广州外卖食品安全把脉出方。
用区块链技术延长平台监管链条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外卖总体单量达到171.2亿单,用户规模已接近5亿人。而广州市目前登记在册的外卖餐饮店,也达到了6.8万家。外卖行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外卖食品是否安全、卫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外卖发展得非常快,监管有些环节会存在漏洞。由于餐饮商户竞争压力太大,在外卖制作配送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肾内科主任刘岩说。
刘岩建议外卖准入门槛要立得高一点,监管要到位,从制作、配送,一直到售后的服务或投诉的各个链条,不留漏洞,惩罚的力度也要加大。
“广州的餐饮外卖总体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餐饮食品安全的抽检合格率都保持在98%以上。”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少斌坦言,虽然餐饮外卖的法律规章不少,但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法律规定第三方平台对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但是没有规定要到现场去核查。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原主任张嘉默参与了市政协前期的相关调研,他认为,通过不断完善的法规、制度和市场规则进行监管;同时,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来进行协同监管,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这么大的监管量,靠政府的话,很难百分之百保障。”市政协委员、荔湾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毕清也赞成社会共治,包括政府、平台、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甚至外卖小哥,形成监管合力。
其中,外卖平台的主体责任在讨论中被屡屡提及。毕清说,平台对商家入驻,需要核对其材料真实性,并设置相对固定的食品安全员。发现明显的违法行为,应当主动与监管部门对接。
对此,美团广东公共事务部总监黄伟杰回应道,美团内部建立了监管系统,商家的证照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等的行为,平台的系统及时发现,并把线索转移给监管部门,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像美团这么大的平台,希望用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延长平台监管的链条,对骑手应进行经常性的培训,让他们成为食品安全的‘吹哨人’。”吴少斌强调,消费者要自觉履行知情权和监督权,因为消费者的监督是最有效的。
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调研中,位于越秀区先烈南路的“大丰窝联合厨房”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关注。这是一种全新的业态,即“集约式外卖厨房”,又称作“共享厨房”。其中,每个独立厨房均配有“明厨亮灶”监控设备。消费者可以在线观看厨房的“直播”。
“它是建立一种模块化的,或是网格化管理的模式。通过提供统一规范的场地、甚至提供统一规范的厨房用具和厨房设备,对整个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流程管理,既有利于对食品的卫生安全加强监管,也可以提高政府的监管效能,我们认为它是一条可探索的路径。”张嘉默。
市商务局特种商业处负责人表示,将在起草各类促进餐饮的发展政策方面,将这种新的业态、模式考虑进去,也会邀请“共享厨房”参与行业的推动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广州的6.8万多家外卖餐饮商户中,加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餐饮店只有一千多家。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秘书长倪弘分析指出,外卖平台上很多是小型的餐饮店,因场地、费用的限制、厨房里操作不规范等各方面的因素,落实得不到位。
对此,吴少斌表示,广州综合考虑经营主体的负担程度、政府的监管成本、和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程度,来逐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接下来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对社会的小型餐饮店,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根据监管的经验,风险比较高的,是小餐饮店。不能只做五星级的‘互联网+明厨亮灶’。”
外卖食品运送环节的安全也不容忽视。“最近我点外卖发现,使用‘食品安全封签’的商家越来越多,我觉得这个现象很好,应该推广。”市政协委员、台盟广州市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清认为,“食品安全封签”的使用,方便了厘清商家和外卖小哥之间的责任,也有助于保障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美食之都’是广州非常靓丽的一个城市品牌,我相信通过外卖的加持,或者通过它的资源辅助,可以很好地推动广州餐饮的发展,推动它向国际化、品质化、个性化等高品质的餐饮的发展,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李国文的话道出了与会人员的共同心声,也为餐饮外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