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河南漯河市政协常委会会议聚焦“国际食品名城建设”

向世界讲好“食品故事”

本报讯(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刘勇 杨海)一分钟8.7万支双汇火腿肠走向世界、一分钟7000袋卫龙辣条销往全球……2020年,以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为标志,河南省漯河市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2021年,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漯河国际食品名城建设,乘着“十四五”的东风,漯河站在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7月20日,漯河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国际食品名城建设共谋良策。

“应明确漯河国际食品名城的建设目标、方法路径、标准步骤等。”坚持国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合作竞争是漯河市政协委员、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焦永丽一直关注的焦点。

“平台实力不强,全市136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中,目前仅有48家企业与公共研发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漯河市政协常委王保磊的发言,直击国际食品名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有文化旅游资源中融入‘美食产业游’的元素较少。”漯河市政协常委杨亚丽认为,要谋划建设高标准的美食街区,招引国内外的美食机构进驻,融入文化、民俗、休闲等元素,着力打造“国际美食之都”。

“与世界四大食品谷相比,我市面临龙头企业数量少、国际化程度低、人才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宋耀生委员建议,“以申报全国食品产业‘三链同构’示范市为契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漯河建设‘中国食谷’。”

“我们将发挥优势,持续给力。”漯河市政协主席吕岩表示,市政协将继续聚焦国际食品名城建设,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为漯河从“中国食品名城”向“国际食品名城”顺利跨越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1-08-02 王有强 河南漯河市政协常委会会议聚焦“国际食品名城建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346.html 1 向世界讲好“食品故事” 10,34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