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李元丽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进碳中和的起步期。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电力企业,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和节能要求的前提下,也面临着数字化发展、技术转型的机遇。
7月29日-30日,以“数字创新融合、助力双碳目标”为主题的2021年(第四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国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未来新型电网将通过数字技术融合信息系统、能源系统等为数字能源提供平台,数据技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深度结合,推动电力数字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经济性、共享性,使电网更安全、更绿色、更可靠。进而加速数字化转型,赋能数字中国。
政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广泛应用,能源转型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进一步凸显。
“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制造业汇聚,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有利于发挥数字化的创新驱动作用,优化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从流水线生产向网络化制造转变;有利于加快供应链向供应网络转变,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社会各方携手努力、多措并举,实现基础建设持续推进、平台体系不断完善、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生态蓬勃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定不移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平台赋能水平、深化融合创新应用、构建跨界融通生态,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支撑。”王建伟表示。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电力评价咨询院)副院长杨金友看来,当前,能源能量密度持续上升的路径已被打破,建设能源互联网,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可有力支撑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实现能源变革,必须走数字化道路,打造数字电网,用数字技术和理念来重塑能源产业。”杨金友表示。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专家张照龙从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如何治理,给出了自己思考与实践。张照龙表示,观安信息作为国内杰出的大数据安全及泛安全企业,是国内能源行业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电力数据的开放共享和电网的数字化转型,电力行业面临着数据安全缺乏监管、数据流通安全防护薄弱等问题,应建立电力企业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我们需完善分级保护策略,实现不同安全等级数据的精细化防护,构建数据安全基础架构组件,实现技术层面的安全策略联动,打造数据安全技术底座。同时通过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流程,实现数据安全流转管控无缝衔接。建设数据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现数据安全风险的预警监测、风险动态展示与及时处置。”张照龙表示。
提高城市能源效率是数字化重点
当前,我国城市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超过八成,碳排放体量巨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能源碳排放是重要着力点。”围绕城市节能减排,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信通研究院副院长谢可表示,当前,在能源消费侧,城市综合能源尚存在用能效率较低、碳排放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源网荷储互动有限等问题,不能够满足“双碳”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为此,亟须大力推进能源消费侧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开展电能替代、节能改造、多能供应、清洁能源、新兴用能等综合能源服务,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
在谢可看来,交通运输行业是城市碳排放的“大头”。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创新研发新能源运营车辆平台。这个平台包括3个系统——城配物流共享平台,可通过信息撮合互换,提供场站查找、车货匹配等功能,实现车、桩、货、人之间的联动;大数据选址平台,通过深度挖掘运营车辆的热点路线、周边商圈、竞争对手情况等相关大数据对充电站科学选址;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充电场站实景三维模型,实现资产可视化管理。
据了解,目前,新能源运营车辆平台已签约121座场站,投运88座。运营场站效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运营两年多以来,服务车辆近300万车次,实现电能替代6200多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5.4万吨。
如何给城市匹配合适的能源数字化智慧化解决方案,推动城市综合能源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优化能源系统运行,降低能耗及碳排放?谢可表示,为实现上述愿景,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持续攻关城市综合能源标准化建模、边缘智能处理与物联管理、综合能源负荷特征分析与预测、柔性资源聚合及虚拟电厂智能调控等关键技术,发布了云边协同城市综合能源智慧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以智慧能源服务云平台、能源物联平台E-IoT、5G多形态通信终端、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能源路由器等产品为支撑,有效实现城市综合能源服务智慧化、清洁化、高效化。”谢可补充道。
数字化转型实践提速
在北京海淀,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协助构建“电力+双碳”产品,通过采集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消费数据(用电碳排测算),研判生产企业碳排放情况,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节能减排管理支撑和执法研判依据。累计向海淀区生态环境部门发出应急减排异常预警1460条,重点企业高碳排放预警3285条等预警信息,助力碳排放降低6万吨。
在山西阳泉,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建设的智慧能源数据中心以“平台+数据+运营+金融+能信+生态”一体化发展为主线,汇聚各类能源数据及政务数据,从能源转型、环保减排、服务民生、社会治理4个方面,建设了11个场景,为阳泉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征田也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是加快构建坚强骨干网架,这就需要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感知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输电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与电网、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协调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电力企业充分发挥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坚力量和数字化转型发展主力军,在各自领域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如,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立足国网、面向社会,打造了覆盖“云-网-边-端-芯-智-链”的全产业链业务产品体系,在芯片及物联网、智能化终端、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北斗及地理信息服务、大云物移智链平台、智慧应用、网络及信息安全、智慧能源综合服务等领域推出了一批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着力以能源和数字融合创新为驱动,提高能源数字化综合服务能力。
再如,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在数据中心建设、新技术创新、大数据赋能、产业化发展等数字化探索与实践;国网江苏电力数字化转型实践从数字技术赋能、企业管理提质、服务价值提升三个方面进行。
“步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加快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集团充分释放能源大数据价值,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此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能源电力减排,还需发挥智能芯片作用。”赖征田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