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
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很多老实人数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整天忙得像陀螺,从不偷奸耍滑、叫苦喊累。单位但凡遇上点矛盾和难事,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然而,唯独在提拔干部时,老实人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不受青睐,不被重用。
干部队伍中的老实人,尽管业务能力较强,工作绩效不错,却屡屡得不到提拔重用,原因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会吹,即便是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也认为只是做好了分内之事,不足挂齿,无需张扬,更不会吹嘘自己、标榜自己,该咋样还咋样,以至于不为人知。二是不会装,在领导面前,一是一,二是二,说大话、装积极、唱高调、拍胸脯的事做不来,也不会耍小聪明、做双面人,更不谙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装腔作秀那一套,只会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三是不会捧,在遇见上级领导时,嘴笨舌拙,不要说逢迎、谄媚、肉麻的吹捧话了,即便是一般的客套话都说不上来,因而也就难于给领导留下什么好印象。四是不会“跑”,见了领导绕着走,不擅长与领导套近乎、拉关系,更不会主动找领导汇报思想、表明心迹,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
如此,相比于干部队伍中那些脑瓜子活络、嘴皮子了得、眼风势灵光、脚头子勤快的“精明人”,老实人在面对同等提拔机会时,自然占不到任何便宜。
选人用人历来是事业成败、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正因为此,我们的组织部门从讲政治、谋长远的高度出发,一向从严把关、审慎用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选人用人上严守章程、规范程序,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把一大批德才兼备、作风优良、堪当重任、群众认可的干部选拔到了重要岗位,对党的事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极个别地方、极少数部门,以亲疏选人、凭关系用人的现象并非不鲜见。由于制度的笼子扎得不紧,让一小撮嘴尖皮厚、无所作为的“精明人”“老练者”钻了空子、抢得先机,即便是“零经验”“零政绩”也丝毫不影响提拔,被选用到了一些重要岗位,最终因人岗不适、外行当政、虚功实做、实事虚做,导致某一部门或某一地区管理疏漏、人心涣散、事业崩塌。其结果,“打击了一大片,挫伤了一群人”,既让老实人寒心、底下人抱怨,更让党和人民的事业蒙受了重大损失。
古人云,“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人随事转,事因人兴。“该用谁”还是“谁该用”,这三个字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位置调整,体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人初衷和用人导向。
在当前改革攻坚持续深化、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群众诉求日趋多元、基层治理要求更高、急难险重任务逐渐增多的情势下,选拔重用一批能够直面矛盾、敢于上阵、务实肯干、善作善为的好干部,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组织部门必须从党的事业出发,从工作需要出发,练就一双知人善任的“火眼金睛”,不仅听干部说什么,更看干部做什么,坚决杜绝以感情深浅排先后,以个人好恶论长短,以关系好坏作依据的“用人之道”,不被假象迷惑,唯凭政绩说话,公道对待每一位干部、公平评价每一位干部、公正使用每一位干部,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精准度和公信度,把那些忠诚可靠、不事张扬、埋头苦干、安于本分、政绩突出的老实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唯其如此,才能激励更多的干部愿意“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才能营造更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走稳、走好新时期的赶考之路,离不开老实人的奋斗实干,无私奉献,这也正是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弘扬“三牛”精神的原因。少一点先入为主的“谁该用”,多一些出于公心的“该用谁”,让更多适合的老实人有为有位、用当其时,这不仅是一种得乎民心、顺乎民意的用人方略,更关系到党的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