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人才奇缺。
按照规定,调进干部单是一级级地办理调动手续就需要半年以上,而深圳经济特区刚开始建设又急需大量的人手。再加上新生的城市,到处还很荒凉,干部一看都不愿意来。就算我已经有了十余年的组织部工作经验,一样在招人的难题前屡屡碰壁。
记得1981年,我刚来深圳不久,时任市委书记梁湘让我去广州调300多名干部过来。我想着自己在省里已经当了那么多年的组织部副部长,这事“小菜一碟”,就拍着胸口说:“没有问题。”第二天我就去了广州,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一听是深圳,就嘀咕说:“太荒凉了,不去。”没有办法,我就去找我熟悉的、优秀的人,没想到他们避之唯恐不及。那些被我点到名的人,都说我是“衰人”。
折腾了近两个月,才招来了20多个人,差了好大一截。回到深圳,梁湘眼看到处要大干快上又没有人,心急如焚之下,说我这个组织部部长干了一辈子还招不到人,简直就是“窝囊废”。
我一辈子都受表扬的,从没挨过这么重的批评,但自知理亏不敢吭声,只能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经过反复商量,我与组织人事部门的同事研讨出了一套方案——向外公开招聘干部。
但此事需要中央组织部“开绿灯”。1981年年底,我遵照梁湘的嘱咐,带队前往北京向中组部汇报,得到了中组部领导的大力支持,批准我到12个城市去招聘。得到消息时正是那一年的春节,我当时还在北京,得知消息后高兴地跳起来,马上给梁湘打电话,他也很兴奋,说:“解决了招人的大难题啊。”
1982年年初,中组部正式下了文件:只要个人自愿报名,深圳的招聘组也想要,当地组织部就要通知原来的单位放行。那一次,我们顺利在北京招聘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
其实,此时距离上次在省里招聘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深圳经济特区还是一样的荒凉,为什么这一下又有人自愿报名了呢?因为我们在商议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时,想到了一个具有诱惑力的条件:干部来了特区就有房子住,比如高级工程师或处级干部住三房一厅,工程师或科级干部住两房一厅。虽然房子还没有,但由于当时住房很紧张,那些知识分子一听有房子住,眼睛都亮了。
承诺好的房子怎么解决?当时我去找主管基建的罗昌仁同志,告诉他如果没有房子的话,招来的人恐怕都留不住了,他满口答应帮我解决。后来干部们来了之后果然都有房子住。我觉得很神奇,好像他变魔术一样把房子变出来了。他说是周鼎同志找来了资金,才把房子建起来的。
就算有了政策、有了房子,招人也不是一帆风顺。毕竟人才是每个地方的宝贝,把别人单位的优秀人才挖走了,就像挖掉了人家的心头肉。所以我去好些地方招聘,还没自报家门,我的名声早已传到了各地组织部那里了,人家知道是“刘波来了”,都躲着我。
这也难不倒我,我一方面上街贴招聘启事,一边又登报招聘,还积极跟当地人事部门示好,后来报名的人还是很多的。1983年,我们在上海招聘时,得知著名艺术家祝希娟有意到特区发展,我赶紧亲自上门去拜访,她反复考虑后,毅然表示愿意到特区来出一份力。
祝希娟到深圳的事情很快就被媒体报道出来了,结果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来报名的人纷至沓来,“招人难”的局面一下子就扭转了,我心里乐开了花。
到了1985年,我已为特区招到了5.7万名人才,招聘工作总算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