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李芳
8月中旬,走进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的云南冰鉴律师事务所,“委员工作室”几个醒目大字随即映入眼帘。工作室内整洁明亮,每当附近居民有困难,家中发生矛盾,或要进行法律咨询,都会找到这里,而省政协委员、冰鉴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维镖就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大伙儿都亲切地称这里为最实在的“民生服务站”。
今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打通委员履职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云南省政协大力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依托高校、企业、社区等单位和界别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委员工作室,在联系服务群众、畅通社情民意、参与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身兼数职,工作繁忙的省级政协委员来说,怎么便捷联系群众?群众又如何第一时间找到委员呢?
为破解难题,省政协决定将政协委员这个“点”、界别渠道这条“线”、政协组织这个“面”和全社会这个“体”四者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大力建设委员工作室,开展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让委员沉下去,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
省政协主席李江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研究工作并提出相关要求。随后,《委员工作室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推进省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先后印发,不断夯实制度保障。
一子落地,满盘皆活。3月5日,科学技术界别委员工作室在浪潮集团云南分公司挂牌成立;5月27日,省政协民宗委“政协委员工作室”在大理佳利集团挂牌……工作中,省政协充分发挥专委会和界别渠道作用,将委员工作室有的放矢地搭建在界别群众“家门口”,搭建起“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桥梁。
成效很快显现。位于昆明市拓东体育馆的体育界别委员工作室,依托云健体育全民健身中心,广泛倾听群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设立在省农科院的委员工作室,多次召开民情座谈会,收集到了乡村振兴“一箩筐”的好建议、金点子……
与此同时,昆明市雨季路面积水严重,老旧小区管理占用消防通道、疫情影响餐馆经营等一批社情民意搭乘“委员工作室”直通车,被递送至相关部门,部分问题得到解决。
“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拓宽了委员履职平台,让委员真正走到了群众身边,问计问需于民,现在履职工作更忙了,也更充实了。”这是省政协委员,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的直观感受。
如果说委员工作室是一个群众联系委员的固定场所,那么开展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则直接让政协委员主动走到了群众中间。
省政协要求,每名省政协委员至少联系5名界别群众,一年至少联系2次,采取一对一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座谈讨论以及线上交流等方式开展。联系服务的内容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宣传人民政协事业、凝聚和传播共识、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助力民生改善等6个方面。
几个月来,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杨斌积极为其联系的界别群众开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云南东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东,把自己参与调研协商工作中获取的政策信息及时分享给界别群众和相关企业……委员履职为民的故事,每天都在云岭大地上演。
省政协的探索实践,也让委员们对履职工作有了新思考。省政协常委、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主席杨静认为,未来,委员工作室可以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等,组织群众、乡贤等各方面人士建言献策,服务发展。省政协委员吉晶说:“省政协的这两项工作举措,全面畅通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让委员履职更接地气,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