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玉 实习生 陈建璋
40年,于历史只是沧海一粟。于中国茶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基金会——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华茶基金会)而言,芳华40载,是多位前辈与侨界人士爱国、爱茶初心的延续,是几代茶人热忱支持产业发展的心血,是“弘扬中华茶文化,促进祖国茶经济”使命必达的执着坚守。
细数这段时光,华茶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邵曙光百感交集:或光荣,或动容,或沉思,或惋惜,都融在这杯茶中。
专啃科研“硬骨头”
从诞生初始,华茶基金会与科技的缘分便已注定。在众人眼中,耗时、耗力、短期难见成效的科研项目,被华茶基金会这个“伯乐”相中,一支持便是几十年不曾间断。
在20世纪80年代初,蜚声海内外的大红袍还只是九龙窠景区的6株母树。仅靠其有性繁殖,规模上不去不说,质量也是参差不齐,难以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生产。难题待解,武夷山茶科所愿意研究探索,但缺乏资金支持。
彼时,刚刚初创没多久的基金会,第一时间向其伸出援手——连续6年拨款资助大红袍科研攻关,直到获得无性繁殖成功并快速发展。现如今,武夷山市十余万亩茶园生机盎然,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而在其发展历程中,少不了基金会这位“幕后功臣”。
“源头性的、基础性的科研项目,可能效益无法立竿见影,甚至要做好坐数年甚至数十年‘冷板凳’的准备,但其一旦攻关成功,可能带来的是整个业态的转变。正因如此,不管多艰难,花费时间多长,我们都愿意全力以赴。”邵曙光一语中的。
在安徽黄山,走进这样一片茶园,如同步入“植物王国”:茶园内高低配置,茶行间种有木瓜,两侧空地上有明日叶、救心草,环绕它们两米处还有一株株虫菊,茶园外围,更是桂花相伴,重瓣木槿和美国红梨相生。
“这里实现了乔、灌、草相结合,实现了地表、地上、地下相结合,实现了以植物帮助茶树杀虫、引虫吃虫,实现了利用植物来管理茶园。这就是基金会多年来支持的多维生态立体茶园项目。”邵曙光说。这样一片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生态茶园,每亩地能为茶农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产出的茶叶达到欧盟标准,远销海外。
“它没有辜负负责该项目的陈光辉教授十余年的钻研,也没有辜负基金会‘做一杯健康茶’的初心。”邵曙光说。
除此之外,土壤改良专项防治基金相继设立,从土壤改良入手,科学配比微生物菌有机肥,到精深加工,开发茶酵素、原液等衍生产品。还设立了茶树花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指导与支持茶树花的科研创新,变废为宝,于2013年获得了原卫生部新资源资质,得以广泛利用。
“可能受益的茶农并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只要让茶行业稳步向前发展,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邵曙光说。
为培育人才“破题”
一直以来,茶行业人才市场始终面临这样两道难题:
从校园走出的茶专业人才,对于种植、生产、加工可能头头是道,但对于如何做好茶业经营却是“一知半解”;中国茶道博大精深,对于茶道的解读、实操也是“各持一词”。
“归根结底,是少了标准的制定,少了规范化、系统化教学。”邵曙光说,为了补齐茶业人才的这两块短板,华茶基金会破题、立项,推出了茶业经营管理师和茶道养生师两个职业标准。
“为了这两套教材的编写,我们不知道‘逼疯’了多少位专家。”邵曙光调侃道,“有的专家懂茶不懂经营,有的专家懂经营却不懂茶,如何让两者融合,要下功夫去磨合、理解,充分交流和准备。这样传道、授业、解惑,才能真正培育出能深谙茶行业规律,做好茶叶经营管理的人才。”
有了教材还不够,邵曙光还将专家一同送到一线去。“我们为学生、员工做培训,免费赠教材,邀请专家进行公益授课。这样的星火呈燎原之势,才能带来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
茶道养生师亦是同理。“茶道与养生,看似很玄乎,需要领悟,其实背后也有着科学依据。为什么能养生,怎么能养生,物质如何升华到精神,泡茶这一行为可以怎样影响人的心态和气场,我们要把这一看似艰深的问题给百姓讲清楚、说明白。”邵曙光说,渐渐地,茶道养生师的培训,不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在培养一个个鲜活的爱茶人,能够让他们受益终身。而他们在接地气的讲述中,同样会带动越来越多人的了解茶、喜欢茶。
“说到底,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邵曙光说,“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浙江、安徽、福建、湖南等农业大学茶学系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资助,如今,他们已成长为茶界的专家、教授、企业家,成为行业发展的栋梁;我们资助福建、湖北、湖南茶区希望工程,建设、改造茶区希望小学;到现在推广茶业经营管理师、茶道养生师,人才培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中国茶走出去鼓与呼
作为一个由华侨资助设立的基金会,华茶基金会这些年来始终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紧密相连,并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到华侨华人集聚的国家、地区广泛宣传茶和中国茶文化。
“茶就是祖国。在海外推广时,我们常被这些华侨华人的乡情感动。”邵曙光记得,2018年春节,基金会以“带上中国茶,澳洲过大年”为主题,参加澳洲国家多元文化节·中国大舞台活动。
“此次多元文化节吸引了当地华侨华人和澳大利亚居民约28万人前来参观,茶企所带的茶叶供不应求,全部售罄。”邵曙光边说边回忆道,“很多华侨华人一整天待在现场,欣赏着中国传统节目,品饮着中国茶,现场温馨又感动,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祖(籍)国。当时还有一对华人夫妇,一连来了3次,买了绿茶、红茶、乌龙茶,又返回来买普洱茶,对于他们而言,茶就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最中国的生活方式。”
在海外的推广,更让不少外国友人成了中国茶的“粉丝”。一位专程前来的澳大利亚人说:“我很喜欢来自中国的‘叶茶’,和我们平时喝的袋装茶很不一样,能看到茶叶在水里伸展的变化,冲泡方式也非常艺术。”
至此,在澳大利亚的各类茶文化推广活动势如破竹。例如,在第二年,第二届澳大利亚中华文化节暨中国茶文化产业博览会便如约而至,3天交易额达数千万澳元,茶企所带的近万斤茶叶基本售罄,有些企业还拿到了当地的订单、建立供销关系。
“除了组织展览展示外,我们还组织了中华文化、中国茶业、国际金融等多场高峰论坛以及经贸对接、商务考察、文化交流、市场调研、茶叶推广多项活动。”邵曙光说,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茶文化,帮扶茶企对外出口,他们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中国茶文明之旅专项基金,不遗余力地为中国茶走出去鼓与呼。
揭开基金会的“冰山一角”
从土壤改良到茶叶出口,从人才培育到金融跨界,作为基金会代言人的邵曙光,很像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了解。
“其实,这正好反映了基金会名字的玄机——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不是‘叶’,而是‘业’。我们做的不只是一片叶子的来去,而是一个产业、一项事业的发展,它必定是包罗万象的,必定是要深谋远虑的。”邵曙光说。
这些年来,他们做了很多开创性、持续性的工作:提出“资源与资本对接,茶业与金融携手”理念,在全国组织召开“首届中国茶业投融资年会”,开启茶业与金融对接的新思维、新起点;几十年来坚持编辑《世界茶之窗》会刊,免费发行到世界各地;打造华夏文化茶道博物馆,力争建成研、学、游、购的体验场所,成为茶道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而在这一项项光鲜成绩的背后,隐藏着数不尽的、不为人知的坎坷与落寞。
十年前,当邵曙光接手基金会时,正逢基金会“最艰难的时刻”:账目上的现金只剩两万多元。临危受命的她,和其他同志如同白手起家一般,解决账目难题,筹措各项资金,直至获得业内的点赞和认可。
“做基金会,要殚精竭虑、坚韧不拔,也要有如水的淡然,见过大风大浪,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艰难险阻。同样,还要有如茶般精行俭德的精神,要踏实做事、不骄不躁。”邵曙光介绍,“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收入都不高,任务却很重,甚至是‘一个萝卜几个坑’,但他们都有一颗愿做公益、愿为茶奉献的心,常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2020年,邵曙光被授予“杰出中华茶人”称号,这是对她十年基金会工作的肯定,她也将其当作献给华茶基金会的礼物。正是与茶行业的守望相助,让他们有信心再步入下一个光辉的40年。
在茶行业发展的功劳簿上,华茶基金会用40年芳华,留下深深的一笔。它如同茶背后的一束光,默默地,却也是坚定地,照耀着茶业发展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