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桑树林里的新生机

通讯员 陈世会 本报记者 凌云

走进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天台村,一望无际的桑树林中,工人们正在给桑树剪枝,忙得不亦乐乎。修剪后的桑树林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那是桑树枝特有的味道。

桑树林的一角,数十名工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涂代强讲授桑树枝修剪技巧。“桑葚采摘后进行夏剪,不仅能使通风性变得更好,还能提高产量。”涂代强调侃道:“修剪时得留4厘米左右桩,可不能‘一剪没’!”顿时,桑树林里响起一片欢声笑语。

说起天台村的这片桑树林,就不得不提涂代强。他是天台村返乡人才,也是天台村蚕桑产业项目的带头人。1974年出生在天台村的涂代强,从小就经历了家乡的贫困:山高坡陡,距离城区较远,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和外出务工。和村里的大多数乡亲一样,涂代强早前一直在外奔波打拼。当事业小有成就之时,他得知大足区政府出台了返乡人才回乡创业的政策,便决定回乡创业,报效家乡。

可是,创业这条路非但不平坦,而且荆棘遍布。正当涂代强愁苦不堪的时候,大足区政协副主席陈仲伦到中敖镇调研创新创业发展情况,了解到涂代强的困难,积极为他出谋划策。“要跳出固有思维,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利用好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陈仲伦建议他走产业振兴路线,在家乡发展适合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帮助像涂代强这样的返乡人才回乡创业,大足区政协多次组织农业界别委员和区供销社、区工商联等下乡开展知识讲授和技术培训,从种养知识、销售渠道到管理新理念、运营新模式等方面为大家送去“粮食”。

参加培训后的涂代强收获颇多。他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思维,决定与中敖镇观寺村的生态农业公司合作,开展蚕桑产业项目。龙头企业+业主的产业共同体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启动资金、土地整治、种苗提供、设施设备等一系列问题。

蚕桑产业项目的实施和运营走上正轨后,涂代强不忘帮助困难乡亲,助他们增收致富。脱贫巩固户饶华均在该项目打工,每天能挣60元工钱,每月大概务工20天左右,可以增收1200元,加上土地流转,每年可以获得1.5万元收入;77岁的妇女欧江秀独自带着孙女生活,蚕桑产业实施后,她可以安心在家养蚕,增加收入,还能照顾孙女……在天台村,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返乡人才回乡创业,发展蚕桑产业,可以带动全村150多名村民就业,每年将有200多万元的工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收入,大家都可以勤劳致富奔小康!”天台村村支书涂科强高兴地说。

再回首,天台村昔日杂草丛生的高坡已不见踪迹,绿荫环绕下生机勃勃的桑树林,淡香依旧。

2021-08-30 凌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879.html 1 桑树林里的新生机 11,87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