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海瑾
近日,陈鼓应先生著述的《老子今注今译(普及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陈鼓应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老子》,于耄耋之年致力于《老子》普及工作,本书汇聚了他近60年的研究心得。作为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普及读物,这本“大家小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为此,人民政协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陈鼓应先生。
潜心学术研究的大家学者
《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老庄新论》《庄子人性论》《道家的人文精神》……说起这些畅销多年的经典学术著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作者——陈鼓应。
“其实,《悲剧哲学家尼采》是我的第一本书,这本小书奠定了我的学术基础。之后是《庄子浅说》,用力较深的则是费时多年的《庄子今注今译》。从尼采到庄子,是我学术路程的一条主线。”说起自己学术生涯的开始,86岁高龄的陈鼓应依然清晰地记得。
从20世纪60年代初,陈鼓应就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他曾说,“我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给了陈鼓应先生潜心学术的良好环境。不管是在台湾大学,还是退休后受聘于北京大学,他的研究从未停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从未停止。
“《老子今注今译(普及本)》一出,先生最近的安排多了一些。很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先生的精神很好。”在记者走进陈鼓应先生的寓所、甫一坐定,便先跟陈先生的学生兼助手聊了起来。
“在校园里,学生们都称先生为‘学习标兵’。”
“先生最近又在研究《易经》,间歇接受一些采访。”
比起上一次的到访,陈先生家中唯一的变化是书又增多了,有他自己的新著,也有他研究所用的文献。
“中华书局出了一套《陈鼓应著作集》,共20本,现在还有一本正在编校。”陈先生从里屋走出,手中拿着一本《老子今注今译(普及本)》和一本厚厚的笔记——归纳整理的研究资料,并邀请记者走到书柜旁,聆听各书的“由来”及著述经过。
“如果老子和庄子相比,你更喜欢谁?”先生突然发问,颇有童趣。待听得记者的答案后,先生笑了,“原来我们都一样。”“我们”中也包括一直在旁倾听的助手。“一会儿结束了我要送你几本”,这也成了记者的期待。
亲切随和中不失端庄,严谨认真中不乏童趣;语言不徐不疾,心情不急不躁;感情真挚乃时时泛泪,思想立于当下又悠游于现实之外……眼前这位著述等身、享誉国内外的学问大家,让记者印象深刻。
耄耋之年从书斋走向大众
“196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古籍今注今译’系列丛书,我应邀编写其中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两书。1970年完成《老子注译及评介》,后以《老子今注今译》为名出版。”陈鼓应先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对象从尼采过渡到了老庄,《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也成为研习老庄的重要读本,行销几十年。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素心学问的陈鼓应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邀请,为“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丛书重新著述《老子今注今译》。“不同于之前版本的《老子今注今译》,这本书是写给中学生和初学者的普及读本。”
说起做普及读物的经历,陈先生表示,在此之前,借着香港中华书局“新视野中华经典文库”的出版契机,就曾于201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蒋丽梅副教授的协助下,完成了《〈老子〉导读与译注》。“那是我第一次进行《老子》注译的普及。这次的修订是在那一稿的基础上的第二稿,先后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陈佩君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许瑞娟博士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北方工业大学讲师苗玥协助完成。”耄耋之岁从书斋走向大众,不仅需要情怀,还需要较多的精力,有这些青年学者的协助,陈先生对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信心和动力。“今后,我计划陆续完成《庄子》《易经》《易传》等的修订普及工作,更多地引领读者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世界。”
谈到对普及工作的情怀,陈先生说,“我的童年生活和家庭影响,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充满信心,并坚定地做下去。”
陈鼓应先生出生于福建漳州,年幼时被父母送到长汀县乡下生活。福建省很重视传统教育,在他的记忆中,所就读的小学里,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和一些诗词歌赋,“老师教《论语》,是摇头晃脑吟唱出来的。”说到这里,陈先生现场也吟唱起来,声音宛转悠扬,《论语》中的章节在他的口中变成了一首抑扬顿挫的歌曲。“我们小孩子就是这样学过来的。”
多年来,陈鼓应一家定居于美国,只有他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之间。“我的孙子、外孙都出生于美国,说的都是英语,但我夫人会经常要求他们背诵《道德经》;也会问他们,爷爷是做什么的?长孙总是回答:‘Grandpa is always reading!’于是夫人就开始抱怨,说我每次回去还是埋头读书,不跟孩子们玩儿。夫人便要求,以后每次回去都要跟孩子们讲中国的故事,讲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之后,“孩子们每次出门,坐在车上都会要求听‘道可道,非常道’。我的夫人就告诉我,你研究了这么多年的老庄,应该多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
于是,在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邀请的这一机缘下,便有了这本普及本的《老子今注今译》。
本书除前言和《老子》导读之外,依《老子》篇章分为81章,每一章包括导读、原文、注释、译文、点评五个部分,对《老子》进行注译和解读。“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在点评部分,我引用、评介了大量古今中外学者们的观点,以此拓宽读者们的视野。”陈先生对《老子今注今译(普及本)》排篇布局及内容作了解释。
畅游于老子思想之外
“道可道,非常道。”作为将道提升为形而上学地位的老子,认为一切万物皆由道所出,甚至连天地都由道而来。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形而上之道的概念和理论的哲学家。他认为,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都可以命名;但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超乎形象的形而上存在。这形而上的存在就是现象界万物之所由来,称之为道。”陈鼓应先生进一步强调《老子》的思想内涵。
对于现象(实)世界,陈先生表示,他有自己的时代感,有自己的社会关怀,这与他个人成长是分不开的。但是,当他作为一个学者、从研究的角度看世界,又有一种“地球村”的感觉,再由此去理解儒道汇通、儒道互补,则大有裨益。
“以前我关注尼采、庄子,对现实的‘冲创感’很强,这每每会让我想到老子。《吕氏春秋·不二》中指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把儒道学派的核心思想通过‘柔’和‘仁’做了对比。”在《老子》中,“柔”字共有11处,陈先生一一对“柔”进行了解析,他认为,“柔”不仅是一种人格形态,还是一种独特的精神面貌,凝聚着中华民族性格中坚韧的一面。老子倡导以柔弱胜刚强,“柔弱”是“无为”的一种表述,是鉴于人类行为、统治者治国过程中不能有失柔弱。可见,“柔”与修身、治国息息相关。
说到“柔”,自然会联想到“母”。在《老子》中,“母”字共有7处。“老子把‘母’放到很高的位置。”陈先生说,老子的“母”,即道,就是要人从万象中去追索根源、去把握法则,但现实中的人怎样才能把握住人间之道呢?那就得修身养性、修身养德,培蓄能量,厚藏根基,不断充实生命力。
《老子》中,更是有很多章节与修身相关。《老子·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说,结聚精气以致柔顺,保持住人始生时候柔弱的状态。《老子·五十九章》中:“治人事天,莫若啬。”则是说,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重要的了。这又与《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贯通。
从“道”到“柔”,再到修身、治国,然后回到“道”……陈鼓应先生以简洁晓畅的解析和澄明清晰的思路畅游于老子思想之中、又之外,生发于现实又回归到现实。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思想力量、文化力量。